“内阻越低,电池能量转化效率越高,动力更强,耐用性也更好。传统电池内阻一般在5毫欧姆,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涂布技术和全极耳工艺,成功让内阻降到3毫欧姆以下。”7月25日,在庆云县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B区,山东承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怀林手持一只磷酸铁锂32700圆柱电池,向记者介绍其低内阻核心技术。
这款电池的“绝活”不只有低内阻。在检测实验室,记者目睹电池在温度60℃、湿度99%RH的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中进行严苛的循环测试。王怀林介绍,该电池在-50℃至80℃的极端温度环境下能正常放电,且在-20℃低温条件下,容量保持率仍高达70%,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可以说,在地球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区域,它都能表现出色。”王怀林说。
公司总经理徐芳军介绍,电池性能优异的关键在于材料、配方与制程。为此,公司组建了50多人的研发团队,配备超百套研发检测设备。同时,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持续推动技术升级。
走进承曦公司车间,自动化水平令记者印象深刻。电池组装车间内,生产线高效运转,冲片、叠片、焊接、热封等工序有条不紊,仅需8名工人监控操作,日产能最高可达15万只。在注液车间,自动化设备确保每只电池在真空环境中完成6次精准电解液注入,单只电池注液总误差严格控制在0.2克以内。正是这种高精度、智能化的现代工厂,保障了产品的高一致性、高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作为庆云县为打造锂钠电新能源产业智造高地而引进的重点项目,成立于2023年6月的承曦公司当前已实现年产值2亿元,年销量超3000万只,七成产品销往东南亚、西亚、欧洲等地,在国内与志高、大疆、飞科等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当前,我们正积极开拓电动汽车电池组市场,已有订单在洽谈中,预计近期将正式签约。”徐芳军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技术创新、用心经营,为德州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刘勇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