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位于天衢新区的山东AI智能安防产业园内机器轰鸣,沃良(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流水线上,工人有序组装滤光片、基板等电子元器件;检验区内,工程师正逐项测试高清摄像头性能。合格产品经贴标封装后,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项目规划建设10条生产线,目前已投产3条,年产能达300万台。”沃良(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天鹤介绍。这家从深圳“南资北移”的制造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主营AI智能安防产品、3C小家电、智能家居,产品依托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今年2月初入驻园区,4月下旬即投产。目前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7月底销售额已突破1400万元。“眼下我们正全速推进生产,计划9月份实现升规纳统。”冯天鹤信心满满地说。
谈及落户原因,冯天鹤直言:“选择德州,不仅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更心仪园区的优质服务。”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直属公司开融公司作为园区运营主体,为企业量身打造“标准化建设+个性化定制”厂房,配套建设职工食堂、宿舍,企业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
针对新落地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难题,开融公司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在企业装修阶段就主动靠上,根据入驻企业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供应链资金,解决企业因前期设备投入、原材料采购等面临的资金周转难题。目前,园区已为群英智能、华拓安防、沃良智能、声扬科技等4家入园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金额共计3000万元。
作为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创新“供应链+园区”招商模式的典型企业,沃良智能的快速成长正是园区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集团以AI智能安防产业园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全产业链招商战略,组建专业招商团队,精心编制产业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对接项目。为加快项目落地见效,集团创新实施“三同步”工程,即将厂房装修、设备调试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步推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除了配套服务外,上下游产业生态亦是吸引企业落户园区的重要因素。“在招商过程中,我们不盲目追求项目数量,而是聚焦智能安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徐玉军介绍。今年上半年,园区已引来7家企业,共租用标准化厂房6.9万平方米,涵盖主板方案商、品牌代理商、跨境电商、安防产品集成商等关键领域,在园区内初步形成从核心部件生产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
正是看中园区“链式效应”,山东铼度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入驻园区。“这里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可以高效便捷地链接市场资源、匹配合作伙伴。”公司董事长张志才说。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商照透镜、安防透镜、智能家居光学透镜及相关光学组件等。在产业园内,聚集着群英智能、安视康物联等下游企业,企业可在园区内实现生产配件的高效供应,大大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集聚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依托产业园,企业间形成了良好的聚合效应,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链、由链到面发展。”在徐玉军看来,产业园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载体,利用园区的区位优势,可实现物料互供、链条互联、优势互补。今年以来,集团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等14个特色产业园,累计引进希尔顿酒店等59个项目,实现去化面积26.44万平方米。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马静 编辑|黄晓龙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