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智能生产线、12条机器人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最大日产能达3万箱,这就是鼎味食品敢接急单、大单的硬实力。”8月5日,山东鼎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振良说。
这份从容不迫的背后,是一条坚守了10余年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之路。2013年,高振良在天衢新区创建了鼎味食品。“当时尚未建立起标准化生产体系,产品口味时好时坏,常常因此损失客户。”高振良坦言,创业初期的瓶颈,促使他做出向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转型的战略决策。
如今走进鼎味食品厂区,浓郁的调料香气扑鼻而来。从一粒原料到一包成品,全程被一张精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牢牢覆盖。400余路实时监控探头与存储系统、人脸识别及网络数据互通技术,共同构筑起可追溯的电子防线,确保生产过程透明可控。预处理车间,设备齐全,严格依标操作,从源头锁定原料品质;炒制车间,各种工艺均配有详尽的作业指导书,科学规范控制火候与时间,确保产品风味始终如一;包装存储环节,机器人高效装箱及全自动生产线大大减少人为干预,仓储管理精细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检测中心,从原料验收到成品留样,实施全流程严格检验。
在竞争白热化的食品行业脱颖而出,鼎味食品除了依靠专业化、标准化的质量管控,其核心动能更在于强大的自主研发引擎。“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配方,超七成源于自主研发,然后授权给客户使用。”高振良介绍。鼎味食品高度重视新品研发,斥资打造了850平方米的现代化研发中心,各类专业设备一应俱全。同时,积极敞开合作大门,携手多领域头部技术企业共建共享研发基地,与多家科研院校实现人才共享,为研发工作持续注入创新活力,加速研发成果向市场转化。
正是这份对市场脉搏的敏锐把握,让鼎味食品屡屡精准击中消费者的新需求。高振良拿着新品“青梅花雕熟醉汁”向记者介绍:“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想耗费时间做饭,但又渴望吃到美味。这款酱料的设计理念源于解决这个矛盾——上班前把海鲜煮好,倒上这款酱料,放进冰箱冷藏,下班回到家就能享用了。”他还表示,这款产品将传统风味与现代便捷需求巧妙结合,配料纯净,风味层次丰富,鲜甜中带着回甘,特别适合炎炎夏日制作冷泡美食。
天衢新区依托政策优势、原料优势和加工优势,吸引集聚了一批知名食品企业。鼎味食品作为其中的骨干力量,年产值早已突破1亿元大关。其客户不仅有呷哺呷哺、红太阳等国内餐饮巨头,更有雀巢、太太乐、李锦记等国际知名品牌。优质、稳定的产品供应赢得了国内外市场高度认可。
亮眼的成绩也印证了鼎味食品发展模式的强劲生命力——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25%的高增长,今年发展势头更为迅猛。面对这份成绩,高振良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专业化、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是我们的根基,覆盖全链条的严密管控是我们牢不可破的屏障,持续稳定的高品质供给为我们赢得了市场。根基稳了,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刘勇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