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体经济 推进产业发展·记者探园⑨ | 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共生共享 园区企业“拎包入住”

©原创   2025-11-18 22:43   ​德州日报

·看点

2011年建园,2018年成为山东省首批认定化工园区

年产值超50亿元,已集聚56家企业,拥有3000余名工人

安舜制药中控中心的参数实时更新生产情况,丰源生物医药公司厂区全力推进机电安装备战试产,创利科技公司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近日,在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处处涌动着实干热潮,各企业共同勾勒出园区以“绿色智造”为底色、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

规划先行 筑牢产业发展硬底盘

“很多园区是先引进企业再配套,而我们从一开始就把‘骨架’搭好了。”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协调服务中心副主任何宁宁道出了园区发展的核心逻辑。建园之初,管理层便明确:必须以超前规划筑牢安全环保等硬底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园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同步建成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四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污水地上走、热能集中供、危废专业治”的闭环体系。其中,投资1亿元建设的高空管廊日输送污水达1万立方米,既杜绝了地下泄漏风险,又可为企业省去管网建设成本。该管廊已成为园区标志,助力园区跻身全国减排降碳试点,乐陵市也由此成为山东省减排降碳试点城市。

园区严把产业准入,坚持“化工园区做化工”,拒绝“散乱污”。早年入驻的吉润环保、晟鸣新材料因经营不善停产,园区果断对其进行盘活、出清,坚决防止产业“跑偏”。

坚守的意义在安舜制药落户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2016年,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旗下的安舜制药原计划落地另一城市,因当地重视不足而搁浅。乐陵市主要领导主动邀请企业考察,齐鲁制药高层亲赴乐陵,对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进行考量,最终决定将其全国第9个生产基地落户于此,总投资100亿元的齐鲁制药乐陵医药产业园正式落地。

“园区的长远规划让我们有信心扎根。”安舜制药总经理樊长莹表示。目前,安舜制药拥有员工900余人,核心产品通过美国FDA、国家GMP认证,出口日、欧、北美等高端市场,成为全国唯一对日供应注射剂原料药的企业。今年,企业再获批6个新项目,总投资超7亿元,成为齐鲁制药全国基地中获批项目最多的一个。

服务下沉 打造企业成长软环境

从引进到投产,园区以全程代办、主动靠前的服务,为企业营造省心高效的成长环境。

山东丰源生物医药公司副董事长陈伯超感慨:“各种手续都有专人代办,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还没等我们提,园区就已对接妥当,真正省时省心。”

这家2023年从上海引进的企业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产品,与安舜制药形成上下游配套。园区指派包企干部马程全程服务,从立项、许可办理到土地、环评,不仅协助梳理流程,还多次陪同企业赴德州协调发改、工信、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部门,加速项目落地。

“一对一”包企服务是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机制。示范园编制30人、设7个科室,每名干部负责2至3家企业,每周定期走访,精准响应需求。针对企业用工难题,联合人社部门每月组织招聘会;面对医药企业手续繁杂,成立医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协助办理注册、申报、审评;为压缩审批周期,创新实施“联席+询证”审批,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实现并联审批,大幅提升效率。

高效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进展:安舜制药一期从项目立项到试生产仅用15个月,建设时间远低于该企业其他生产基地;丰源生物医药一期2024年7月开工,今年上半年主体完工,预计12月投产,比计划提前半年。

“只有服务到位,企业才能安心发展。”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协调服务中心主任顾鹏说。园区还投资打造了“医药超级工厂”,由政府代建厂房和公共设施,破解企业建设中拿地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员工安置难等痛点,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成为招商引资新名片。

服务“软环境”同样体现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支持上。园区推动山东远控君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安舜制药合作,将后者产生的危废废液提纯后返回加工,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延链强链 激活产业集群新动能

在持续优化服务的同时,园区更着眼于产业生态的构建,积极推动企业间协同和链条延伸,力拓化学品公司便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受益者。

公司总经理郑军港介绍,新谋划的车用乙醇汽油调配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60万吨乙醇汽油。力拓专攻石脑油加工领域,是首批入驻的企业之一。得益于园区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及配套,年产值从之前的10亿元提升到如今的近30亿元,并形成“原料储存—调配生产—成品储存—物流配送”的完整链条。

示范园紧扣“补链、强链、延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集聚,形成集群效应。以安舜制药为核心,引进山东丰源生物医药等医药中间体企业,完善医药产业链;以力拓为核心,推动石脑油深加工升级,打造高端化工产业链;以山东有研国晶辉新材料为核心,建设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发展高纯铜、高纯钴等新材料产业。

目前,园区已形成以医药化工为主导,涵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产业体系。既有安舜制药等龙头,也有山东大斯夫新材料、乐陵创利科技等“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创利科技在聚氨酯扩链剂领域全国第一,产品销往17个省市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占比33%;大斯夫新材料的中性染料中间体产品以其高技术门槛,年产值超1.5亿元;有研国晶辉新材料一期投产6条生产线,年产值超2亿元。

“我们将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上下游企业,推动零散招引向集群聚变升级。”顾鹏表示。今年,园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65亿元,其中2个列入省重点。这些项目的落地让园区在医药化工领域的领先优势更趋稳固,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观点

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协调服务中心主任顾鹏:

园区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协同的软环境弥补县域资源短板,让“安商、稳商、富商”落到实处,其实践为同类型园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范式。

从年产值超50亿元的规模,到安舜制药“15个月投产”的速度,再到创利科技“全国第一”的细分突破,由此可见,县域园区不必依赖“大水漫灌”的政策补贴,只要抓实规划、服务、产业三大关键,就能以特色化、精细化激活内生动力,在区域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苏安矗 赵新平
编辑|于斌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