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家长朋友们,校友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夏至已至,美好始长。夏为大,至为极。在这万物壮大繁茂的时节、充满阳光和活力的时节、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时节,在这收获成长与喜悦、光荣与梦想的时节,我们在这里为2023届毕业生举行庄严而隆重的毕业典礼。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2.6万名师生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23届6781名本科毕业生、1125名专科毕业生,10名留学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向付出辛勤劳动服务同学们发展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同学们学习成长的各位亲友,表示诚挚谢意!
岁月如歌、光阴飞逝,美好的求学时光转瞬成为难忘的青春回忆。一帧一幕,一点一滴,德院定格了你们最美的青春画面。四年来,同学们的青春气息洒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博文楼里,留下了你们晨光熹微的书声朗朗;自习室里,留下了你们通宵达旦的秉烛苦读;运动场上,留下了你们挥汗如雨的速度激情……网红餐厅的朝读暮习,实验室里的好奇与探索,音乐厅里的青春律动,辩论赛上的唇枪舌剑,入党宣誓的铮铮之言……一幅幅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每个老师的脑海里。你们用自己奋斗的青春,深刻诠释了“崇德启智、励志博学”校训精神,德院正是因为拥有、汇集了一代代学子的亮丽青春,才能永葆青春,事业日新。
每一届毕业生都有各自难忘的成长经历。2023届毕业生是最不平凡的。你们经历了疫情的磨砺,见证了举国一心、共克时艰的团结伟力。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与全国人民共同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我们为同学们点赞!
四年里,你们崇尚理想、矢志奋斗、追求卓越、创新进取。赵俊禹等1064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许忠祥等1228名同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白文阳等1186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陈彦如等120名同学被录取为公务员和选调生,马志等23名同学选择扎根西部、建设边疆,李忠政等68名学生选择携笔从戎、保家卫国;边炳润等61名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刘玉晨等467名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李金龙等2300名同学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奖760余项……由于时间的原因,我虽不能一一说出每一位同学的荣光,但你们每个人为梦想而努力的样子,凝聚成了校园里最美、最酷的风景,老师为你们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
四年里,大家亲历了国家腾飞与世界巨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光辉时刻,见证了“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航母入列、大飞机首飞的科技成就。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同学们,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时,你们才50岁左右,是功成必定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一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德院的同学们应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我希望我们继续深造的德院毕业生同学们在“卡脖子”工程建设上有所建树,我希望在人民公务员队伍工作的毕业生同学们能够成长出一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希望在人民教师队伍里工作的毕业生同学们能够成长出一批陶行知式的人民教育家,我希望在行业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同学们能够成长出一批人民企业家、卓越工程师,我希望在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同学们能够成长出一批南丁格尔式护理人才,我希望海外留学的毕业生同学们学成后回国建功立业,并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坚信同学们做得一定比老师提出的希望更好!
亲爱的同学们,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人生就是由一段一段的旅程连接而成。今天的毕业典礼,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青春续航;不是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铸就未来辉煌的开始。同学们,当你们走向社会新的生活阶段,老师们虽心有不舍,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不经历挑战与挫折,怎么能提升自我与收获成功。任何岗位的工作都不是轻轻松松,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当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在这里我给同学们提四点建议。
衷心希望同学们用理想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理想和志向。1931年钱伟长先生18岁,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高考物理只有5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九一八”事变后,看到中国没飞机大炮,就下定决心科学救国,毅然转到物理系学习。钱伟长先生除了吃饭睡觉,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学学习研究上,四年后以优异成绩赴加拿大留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做博士后,学成后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同学们,有远大理想信念的人不会去追求蝇头小利,做人才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衷心希望同学们用终身学习迎接未来挑战。同学们,你们已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时代,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一系列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影响,ChatGPT拥有了几乎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工作和生活提出重大挑战。同学们,你们正在经历我们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在我们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作为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德院人,即使在德州和国内工作和生活,你生产的产品、你的国际人文交流、你的日常行为,都要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都要思考到引领全球走向一个更加文明、更加辉煌、更加和谐未来的时代责任。面对科技革命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对学习的热情,铸就终身学习和知行合一的品格,才能迎接不可预知的未来和挑战。
衷心希望同学们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青春孕育无限希望,奋斗创造美好明天。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奋斗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履行好每一项职责,规规矩矩走好人生每一步路,用奋斗来创造价值,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奋斗中要学会坚韧坚强,多一点追求卓越的坚守。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公里”往往是决定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一公里”。人生的路上难免会历经风雨,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面对朝阳,傲立潮头的成功者美,但身处逆境、不屈不挠的跋涉者更美。同学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华罗庚、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都给我们树立了奋斗者的榜样。同学们,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愿我们都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我相信光荣一定属于2023届勇于奋斗的同学们!
衷心希望同学们用自律成就最好的自我。自律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几乎每天都会在稿纸上耕耘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酸痛也不放弃。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写作,必须写10页稿纸;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来跑步,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我们山东同乡、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在清华园被称为 “7-11教授”:每天清晨7点走进实验室,晚间11点再走出实验室,他们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自律”二字。人生,始于努力,赢在自律,自律是同学们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当你们走出母校,无论走入社会,还是继续求学,希望你们坚定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质朴纯粹,培养自己慎独慎微的自律习惯,培养自己遵纪守法的自觉观念,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负责,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用自律创造自由、创造财富、创造辉煌。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奔赴远方,我和我的同事们将坚守大学西路566号,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为我们美丽的德院添砖加瓦,让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祝同学们一生平安健康,都能活出幸福精彩的人生!
同学们,再见!记得常回母校看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