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习近平
引子
1953年,大运河裁弯取直,8岁的王和平随父母第一次搬家。
1957年,因修建四女寺水利枢纽,王和平再一次搬家。
1963年,漳卫南运河系发生特大洪水,必须向恩县洼分洪,王和平无奈第三次搬家。
2014年,王和平又一次搬家,这次是他主动搬家,从旧屋到新房,新家距离运河大堤仅有50多米。
2023年2月,在以“原真古貌·创新传承”为主题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讲述了王和平搬家的故事,并引用王和平的原话:“大运河,就是我们的魂。”
时光流转,从大运河安澜到引黄济津,再到大运河全线通水,河水蜿蜒,滋养千里沃野。运河两岸也因水而兴,王和平的日子更是越来越富足。他说,再也不搬家了,就守着这千年大运河的水清岸绿。
12月14日,一场大雪过后,京杭大运河德州段银装素裹,积雪覆盖河岸,白茫茫的河面格外耀眼。78岁的王和平穿上厚棉衣,走上河堤,陶醉在眼前的“水墨世界”中,不由感叹:“瑞雪兆丰年!”
出生在大运河边武城县四女寺村的王和平,从小喝的是运河水,吃的是岸边粮。
流淌不息的千年大运河,滋养了王和平的身体和灵魂。大运河的每一次河道拓宽、疏浚和治理,都深深埋在王和平及岸边人的记忆里。王和平的一次次搬家,也浓缩了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铿锵足迹。
一
1953年,德州开始大力治理大运河水患;1958年,四女寺水利枢纽建成。5年间,王和平一家搬了两次家
1953年,武城县四女寺村。那时的大运河河面宽度只有几十米,8岁的王和平深吸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游到了对岸。“回家吃饭了”,娘那慈爱的声音传来。王和平一个猛子又扎了回去。
大运河武城段,曲曲折折,尽显蜿蜒。武城甲马营河段,当地就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甲马营,一盘绳,弯弯曲曲到武城。”王和平的家就在“一盘绳”的一个河湾边,距离大堤不到10米。
上世纪50年代前期,运河沿岸的粮食生产仍是靠天吃饭。大运河德州段河道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旱灾、水灾时常发生。
常年研究运河文化的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对这段历史颇为熟悉。“1953年至1958年,每到8月份,运河都会发大水,沿岸的四女寺村必淹。”王德胜说。“雨天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只见种下地,不见粮归仓,一年白辛苦,落个去逃荒。”一首当时流行的歌谣生动描述了这一场景。
1953年7月至8月,漳卫南运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南运河故城及东光等县多处决口,津浦铁路停运534个小时。8月,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到四女寺等地视察水利工程,指出,河道治理应以“防洪为主、兴利为辅”。
治河!治河!这是当地政府和百姓共同的心愿。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和平经历了第一次搬家。1953年,王和平清晰地记得,秋后的一天,大队来人通知:运河要裁弯取直、加固大堤,王和平家处在挖河的施工区,必须搬家。
“当时我们住在祖宅的前院,收到通知后就搬了。”王和平说。那年的上半年,他的父亲因肺病去世,母亲带着王和平兄弟俩一起生活。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日子过得很艰难,但王和平一家还是克服了困难,搬到了50米远的祖宅后院居住。
“呦喂拉顺喽……”
“咳……哦……咳……哦……”
1957年,在王和平家东1公里外的吕庄子村,22岁的郭丰臣胸前斜挎纤板,跟着号工的号子,俯身甩手,顺着河道拖船而行。他心里默默盘算:再干几年,年景好了,就回家种地。
王和平一边听着拉纤的号子,一边往家里走。那时的王和平12岁,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一天,他回到家后,听到大人在议论,又要搬家!“咋又搬家呢?”王和平忍不住询问。后来才知道,这次村里20多户人家都要搬,因为他们住的地方要建水利枢纽。
虽然大家并不知道水利枢纽是什么,但听说建了水利枢纽后,再也不用担心发洪水,种庄稼也能“旱涝保收”,都欣然同意。王和平一家搬离了祖宅,在生产队的帮助下,在距离河边500多米远的一处低洼地安了家。
王和平回忆说,这一次搬家后,发现运河沿岸逐渐热闹起来,勘测队、设计队、工程队……还有苏联专家,很多人在工地上忙碌,有的工人干活时光着膀子、喊着号子,热火朝天。
1957年,四女寺水利枢纽施工现场
一年后,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河面从原来的几十米拓宽到百余米,雨天能排涝,旱天也能浇水。”王和平说。
资料显示,四女寺水利枢纽自1958年建成通航,至1973年断流停运,过闸船只共计10.7万艘,运送物资达902万吨,是当时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1972年,扩大治理后,大运河被四女寺水利枢纽一分为三,其中较窄的河道是南运河主航道,另外两条较为宽阔的是岔河和减河。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女寺水利枢纽被列为大运河山东段17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德州市在四女寺开渠引水,建立了北灌区。1960年11月,北灌区建成了,定名为“兄弟干渠”,这是当时德州市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引水灌溉和排涝起了很大的作用,扩大灌溉面积3.5万亩、排涝面积4.5万亩。
河宽了,也有水浇田了。随着柴油动力货轮的普及,运河纤夫这一职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郭丰臣也上岸种起了田。
历史上,因为大运河,德州成为重要交通枢纽,也成为漕运仓储重地。设在德城区二屯镇北厂的德州仓就是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
清代,德州仓退出历史舞台,但德州“粮仓”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至今仍为储粮重镇、产粮大市。2009年,德州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2012年入选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2021年秋,德州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今年,102万亩核心区地块全部达到了“吨半粮”创建目标。
二
1963年8月,漳卫南运河系发生特大洪水。洪水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王和平”们,展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运河精神
1963年是王和平最不愿回忆的一年。这一年,因家境贫寒,王和平已辍学两年。在学校里是共青团员,又有些文化的他,当上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
这年夏季的一天,王和平接到任务:由于接连暴雨,运河发生特大洪水,为保障下游河道堤防和津浦铁路的安全,上级决定在四女寺村西破堤向恩县洼分洪,动员村民搬家避险。
《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志》清楚记载了这次泄洪:1963年8月,漳卫南运河系发生特大洪水,卫运河被迫承泄2500立方米/秒洪水,四女寺枢纽进洪闸、节制闸仅能下泄洪水1600立方米/秒,在使用恩县洼滞蓄洪后,才使洪水退去。
起初,已经搬过两次家的王和平,不愿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母亲却来劝他:“牺牲咱这几间屋,能保住那么多人和铁路,值!”母亲的话,王和平至今依然记得。
听了母亲的劝导,王和平带头同意搬家。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他们搬到了安全地带。
1963年8月13日11时,工程人员在四女寺村西的银钉扣开始炸堤分洪。一道50米宽、3.5米深的土堤口门霎时炸开,洪水携泥带沙,2米多高的水头狂扑恩县洼。
那天的情景,王和平的弟弟王和君印象很深刻。14岁的他那天去德州第二中学报名上初中。“早上出门的时候家里好好的,晚上回来的时候家里的地上已经全是水了。”王和君回忆。从学校回来的王和君急忙帮着母亲和哥哥抢救家里的粮食、家具,母亲和哥哥十分重视他的学业,在空间有限的行李包里,特意装上了他的书包、课本。
“当时真的感受到洪水无情。”王和平说,8月19日的夜晚让他终生难忘。当夜下起暴雨,滞洪区内洪水几乎与大堤齐平,多处漫顶涌流于堤东。危急关头,1.6万名解放军官兵齐奔大堤抢险,有的战士甚至用身体护住大堤。见此情景,王和平与民兵们纷纷跳入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结成人墙阻挡着狂涛恶浪,与解放军一起用血肉之躯护住了陈公堤24公里的防线。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和平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倒。
东佛村位于四女寺村南6公里,8月19日,村民宋兴利也参加了那场抗洪抢险。村里的老人、小孩和妇女提前撤走了,17岁的宋兴利与青壮年一起留了下来。
死守村台!
据宋兴利回忆,村台高5米、长4公里,环村一圈,滞洪前由村民从农田里拉土建成,用于抵御洪水,保护村里的房子。
“洪水越来越大,天还刮着大风下着大雨。”宋兴利回忆。村里的青壮年冒着雨分别守在村台的不同方位,一旦有倒塌的村台,立刻拿沙袋堵上。随着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倒塌的村台从局部开始连成片。
“哗……哗……”宋兴利看着洪水倾泻进村,逐渐淹没房屋。“地势低的房子先倒了,后来地势高的房子也没保住,整个村子,一间屋子都没有了。”谈起当年,今年77岁的宋兴利满是痛惜。
失去家园的王和平、宋兴利等百余户人家都被安置在大堤旁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窝棚漏雨,母亲把弟弟护在怀里怕他淋湿;几家人共用一口大锅,在附近捡柴做饭。”那段艰辛的日子,王和平至今难忘。直到半年后,王和平一家才在距离运河大堤400米的地方建好了一处土坯房,搬出了窝棚。
王德胜在所著的《1963年,恩县洼泄洪保卫战》中记录道:恩县洼分洪,320平方公里被淹,167个村庄的8.7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1.2万间。
此次特大洪水后,四女寺水利枢纽多次扩建、改建、加固,1996年洪水、2016年洪水均安然度过。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新建引黄济津潘庄线路漳卫新河四女寺倒虹吸工程,此举也缓解了天津市用水压力。
穿越历史的时空,如今,曾经在运河大坝旁绵延几百米的窝棚,早已变成了热闹的集市,王和平一家也已经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2006年,距离当初银钉扣破堤口最近的吕庄子村建起了分洪广场,中间矗立着“8·13分洪”纪念碑。曾经被洪水冲垮的村庄现在曲径回廊、小桥流水,夏天,大片大片的荷花散发出阵阵幽香。2015年,吕庄子村被山东省旅游局和新浪网评为探寻山东最美古村落之一,2016年被列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时至今日,四女寺镇依然保留着每年汛期时安排村民守堤的习惯。宋兴利仍然如60年前那样,坚守在保卫村庄、保卫家园的第一线。
三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大运河保护利用进入新时代。2014年,王和平一家从旧屋搬进运河边的新房,生活蒸蒸日上。他说,再也不搬家了
王和平有一个习惯:每天沿着大运河河堤走一走、看一看,见到老物件儿就捡起来。他说:“我喝大运河的水长大,保护大运河是我的责任。”
在王和平家不远处的一处废弃院子里,堆放着几块长方形的大石块,那是多年前,他在大运河边修建堤坝的工地上捡回家的宝贝。
除了热爱运河的老物件儿,王和平还喜欢收集有关运河的文史资料。他花了15年时间,积累了厚厚的手写文稿,在2018年整理出版了《乡村记忆——四女寺》一书。
王和平现在居住的小院仍在四女寺村,是他的大儿媳耿素梅购买的,距离运河大堤只有50多米。2014年,全家人从老房子搬进了装修后的新房,迎门装了一块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运河人家”。
王和平擦拭“运河人家”牌匾
耿素梅同王和平一样,也是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岸上的“运河儿女”。
1969年出生的耿素梅是德城区黄河涯镇耿李杨村人,这个村子距离四女寺村只有2公里。“当时河里还有很多货船,小时候我像假小子一样,天天追着船游泳。”耿素梅回忆,当时的大运河水很清凉,渴了就会直接捧起水喝上几口。河里的鱼也有很多种,每次下河都有收获。
可好景不长,上世纪70年代末,航运水源逐渐枯竭,河道常年干涸,那条碧绿清凉的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当时环保意识差,岸边的小工厂也多,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都往河里排,河水变成了酱油色。”耿素梅回忆。
2010年,《大运河山东德州段遗产保护规划(2010—2030年)》颁布实施,德州开始系统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利用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要求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掀开了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新篇章。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王和平的孙子王先令,正是德州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队伍中的一员。
大学毕业后,王先令考入德州市文广新局工作。2012年至2015年,他先后参与了大运河德州段遗产标识碑设立、堤顶路修缮等工作。王先令表示,当自己真正走上保护大运河的这条路时,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爷爷经常说的那句“运河儿女的责任”。
这些年,德州运河两岸留白万亩“不开发区”,并斥资30多亿元修复生态。建设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及湿地,昔日的废弃坑塘变成了生态花园,近千亩废弃地变身森林公园,实现了运河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在“王和平”“王先令”们一代一代接力努力下,树绿了,水清了,大运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2022年4月28日上午10时,随着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和天津市九宣闸闸门缓缓开启,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千年运河迎来了世纪复苏。2023年4月4日上午10时,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再次开启,大运河黄河以北段707公里实现水流贯通,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
看着奔涌的河水,王和平激动地说:“热热闹闹的大运河又回来了!”
王德胜说,德州的发展,命脉在水,希望也在水,大运河是德州发展史上的“好运之河”。
大运河德州段
近几年,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利用在接续推进、持续加力:2021年,德州市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组建;2022年,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2022年4月25日,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德州建设运河自然风貌展示区;2023年2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举行,千年古运河绽放时代新魅力、流淌向未来。
眼下,在保护原真古貌基础上,德州市正全力打造“一廊六片”大运河文化景观带:一廊,即运河遗产生态景观廊道项目;六片,即北厂漕仓遗址片区、东盟国际文化交流示范园片区、小锅市运河聚落片区、老电厂滨水商业片区、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片区、四女寺风景旅游区片区。
“还是以前的大运河,但又不是以前的大运河了,一切越来越好。”67岁的吴友利从小在大运河边生活,现在住在德州城区,闲暇时间就到大运河生态廊道滨河步道休闲健身,大运河的变化让他欣喜。
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开始建设,“北厂漕仓遗址片区”成为“一廊六片”的一部分。2009年因城市建设被改名为舜昕苑社区的北厂,今年又恢复了老地名,更名为“北厂社区”。北厂社区东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郑月文也有了新想法:“前些年,我们建了一个北厂漕仓运河文化馆,接下来想借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契机,把村里的文旅产业发展起来。”
王和平一家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他的3个儿子通过读书,都在城市工作安了家,但是运河边长大的他们每次回老家都会到运河边上转一转、看一看。大运河一直陪伴着王和平,离家不远,就是“一廊六片”中的四女寺风景旅游区片区,农闲时,他会带着曾孙去景区游玩,去街边买新鲜的运河鲤鱼,欣赏大运河“风景画”。“家园变成了公园,谁叫搬家也不搬啦!”王和平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朱代军 胥爱珍 苗欣
摄影|刘振兴 孙耕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