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新盛店镇:“土地流转+大田托管”推动富民强村

2024-05-28 15:16   德州日报  

为解决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农村土地资源零散问题,夏津县新盛店镇近年来积极流转土地实施大田托管,变小田为大田,逐步实现富强村民,助力乡村振兴。累计规模化流转土地2万余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村均收入30多万元。14个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新盛店镇是夏津县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耕地面积12万亩,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之前各村各户各自为战,精耕细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面临灌溉“引水难”、机械“作业难”、日常“管理难”、产能“提高难”的窘境,因此种地收入低,农田地块散导致土地租赁价格也不高,加之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内农民普遍不愿种地。

为改变这一局面,新盛店镇多方筹措,决定“靠田吃田”,发挥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势,以“大田托管”为突破口,与省供发集团合作,撬动农村发展“突围破困”。东风村1200余亩土地率先实现整村托管,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由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农服公司签订协议,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管、储、加、销一条龙全托管服务。农民群众在获得土地租金稳定收入外,还能参加公司、集体和农户三方的比例分红。农户有种植经验的可以与公司签订合同参与土地生产经营获得务工收入,腾出双手的农民还可以外出打工,进一步增加为个人收入,村集体获得合并后新增土地部分的收益分红增加集体收入。

据了解,新盛店镇在推行“大田托管”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面临群众的不信任和来自种粮大户的不配合,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不断摸索着前进,一方面由村党支部出面领办合作社,协调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日常纠纷,打消群众疑虑;另一方面对种粮大户采取鼓励到公司任职和调整地块的方法,保障收益减少阻力。双管齐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整合到7000亩成方连片的土地,项目得以逐步推动开展。

“村民通过托管土地,每年可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金,第三方托管公司、村集体、农户按照去除成本后收益部分的4∶3∶3比例进行分红,三方都得到了实惠,大家对土地托管的经营模式赞不绝口,今年又是个丰收年。”2024年5月8日,在夏津县新盛店镇毕庄村的田地里,望着长势喜人的冬小麦,支部书记杨佳月高兴得合不拢嘴,往年集体在土地方面没有任何收入,总收入也不足5万。今年,他带领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2500亩进行托管,预计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能增加60余万元,并且农户们全程无须操心,闲暇还能在村里的共富工坊领些手工活,又是一部分额外的收入。

“‘小田’变‘大田’以后,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保险、统一仓储、统一销售的‘六统一’要求耕种,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真正实现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多赢目标。”东风村原支部书记李其河说。

“目前,全镇土地在流转和运营模式上有‘大流转’‘全托管’‘集体种’三种情况,我们也在做对比和探索,但无论哪种方式,我们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要让集体有实际收入,让群众收益有所增加。”新盛店镇党委书记李磊说,“下一步,新盛店镇将继续探索大田托管新模式,进一步扩大全镇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逐步开启农业发展新路径,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霍瑞超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