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看这网纹瓜,冰激凌口感,三斤顺丰冷链直达!”“大家看,这就是咱们的秋月梨,皮薄水分大,甜度极高。现在下单,马上就发货,保证新鲜度。”……7月2日清晨,安仁镇不少蔬菜瓜果大棚内已经热闹起来。与昔日农民静候批发商不同,此刻田地里时时传出此起彼伏的直播声浪。
近年来,安仁镇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实施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凭借产地直供优势,在田野之间建起电商小院,汇聚多名新农人投身云端销售,先后获评德州市电商快递物流协同进村示范镇、德州市电商示范镇。2024年,全镇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两千万元。
线上直播 产品销售有了新出路
走进大杨村绿鑫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户杨军正熟练地举着自拍杆在大棚里直播。在电商大潮推动下,老杨自己学着在基地直播卖瓜,他的网纹瓜身价倍增。
往年一到收获的季节,本该享受丰收的杨军却满面愁容,产量过剩、线下市场饱和等问题困扰着他,虽然尝试过多种销售渠道,但收获甚微。
转机来自去年安仁镇电商产业联盟的成立。联盟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联盟负责人,各联合体书记任联盟委员。联盟成立后,迅速制定一系列措施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安仁镇整合了快递、合作社、商超、企业、直播团队等资源,投资50万元,将旧汽车站改造为功能齐全的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内设产品展示厅、直播孵化间等六大功能区,配备了2个专业直播间,构建起“政府+培训基地+企业+农户”四方联动模式。
“安仁镇作为传统农业乡镇,这里有2000多个大棚,盛产网纹瓜、酥梨、方舱蘑菇等优质农产品。我们筛选确定18个特色村、潜力村建设电商小院。”安仁镇电商服务中心主任杨绪介绍,镇上盘活了5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3所闲置校舍,打造了5个富有乡土气息的电商特色院落,并联动5处家庭农场作为供应链前端,形成了多点开花的电商生态。如今,像杨军这样的种植户一天最高收入可达9000多元,增收实实在在。
快递进村 瓜果蔬菜坐上“冷链车”
齐尧村的庞业平是村里有名的种梨大户,往年梨收获的时候,他也如杨军一样愁容满面,但与杨军不同的是,他并不愁梨的销路,而是难在运输上。
“以前得提前好几天联系运输车辆,而且价格波动大,运输成本高。好梨也卖不上好价钱。”庞业平回忆道,语气里满是无奈。如今,有了镇上的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他的梨清晨采摘后,通过冷链物流,24小时内就能新鲜送达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加持。安仁镇成立了镇级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同时依托村级超市、卫生室等现有场所,打造了34处村级服务站点,实现了快递进村全覆盖。不仅如此,安仁镇与邮政、京东物流深度合作,构建起“镇级仓储中心+村级服务站”的三级物流体系。
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安仁镇快递日收取量从最初的800余件跃升至1200余件,总量已突破27万件;物流成本更是直降40%,损耗大幅减少。
依托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不仅农产品上行通畅,连本地企业也找到了新赛道。德信羊绒公司在抖音开辟了“弦线物语家居”直播间,日销售额最高冲至38万元,今年1至5月网络销售订单额已达150万元,成功开辟了线上增长极。
物流与电商的双轮驱动,彻底激活了乡村经济新动能。安仁镇巧妙运用“以销定产”模式,反向引导种植结构调整,网纹瓜种植面积扩大了2000亩,酥梨品种全面升级为市场更受欢迎的“秋月梨”,亩均收益因此飙升50%。2024年,安仁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历史性地突破了800万元大关。
引才育才 电商致富驶上快车道
“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90后镇干部张雅倩调试着补光灯说。她的抖音账号“安仁小张主任”已积累3.1万粉丝,拍摄的《一颗瓜的逆袭》等系列短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200万。
“安仁小张主任”的成功是安仁镇培育电商人才的生动体现。镇政府出台《安仁镇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精准招引本土人才34名、回引在外人才5名;同时积极举办了电商直播培训,今年以来开展带货培训5场,培训学员300余人,培育出“安仁小李”“润和齐韵”等20余名本土主播,孵化出直播团队1个,组织5名村支书走进直播间。
近日,瓦王渡槽旁举办了“乡约有你”单场直播活动,10余名本土主播全天8小时不间断直播。为了将线上流量成功引流到线下,主播在直播中强调线下购买的优惠活动,还告知观众线下购买的具体地点与交通路线。这次直播成功拓宽了农户的销路 。
截至目前,安仁镇电商从业者从不足20人猛增至150余人,电商产业带动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我们将始终紧握数字经济的‘新农具’,以更畅通的供应链、更活跃的创业场、更韧性的产业链,书写农业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乐璇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见习记者|李海玲 通讯员|石耸霄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