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丁书记吗?他天天不得闲,这个点不在玉米地,就在党群服务中心,你先去二楼办公室看看吧。”7月16日上午9点,禹城辛寨镇梁河新村小广场的树荫下坐满了乘凉的人,听闻记者要找村党总支书记丁建广,几位村民指路之余,还夸了他几句,“这广场、食堂、水泥路越修越好,丁书记给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
刚在办公室落座,丁建广就给记者亮出了“家底”:梁河新村有耕地11000余亩,全部流转至村党总支领创办合作社;有68个蔬果大棚,一年四季西红柿、甜瓜等新鲜果蔬不断;一个120亩的果树采摘园,满园的梨树、桃树、苹果树供游客采摘。“全村5610口人,村集体年收入200万左右,家家户户都能分到实惠。”丁建广说,这是梁河新村融合时,村党总支设立的目标。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是梁河新村的15年发展史,也是丁建广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的个人成长史。2009年,38岁的丁建广做出一个意外决定:把自己经营的食品厂交给妻子,回到辛寨镇梁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周边11个村庄还靠“一亩三分地”过活,“让乡亲们过好日子”这个朴素的心愿,成了他此后十几年的行动坐标。
“要富先找路。”2010年,以梁庙村为中心村,融合11个自然村的梁河新村启动筹建,丁建广带着5位村民4次到寿光学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回来后建起8个大棚,每个棚6万元的纯收入,让很多村民动了心,到2012年就发展到60个大棚。“这是致富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他说。
也是从2012年开始,首批村民迁入楼房,梁河新村党总支成立。丁建广创新“党总支统筹、分村管理”模式,带着村“两委”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建养殖场、拓采摘园,2018年最后一个村迁入时,村民户均年收入已超2万元。
2022 年当选德州市人大代表后,丁建广的思路更开阔了,梁河新村也迎来一个新起点。如今,通过闲散土地整治,11个自然村的耕地面积增加近2000亩;采取集中购买农资、直接对接厂家的模式,大大节省了种地成本。“带领村民致富,不仅要有新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眼下,他计划开始首场“直播”,通过近半年拍摄短视频,他的抖音号粉丝数可观,“我要让更多人认识梁河新村,把村里的果蔬销到全国各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双双 通讯员|庞占英
编辑|孙芷琪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