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文旅+”绘就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原创   2025-09-10 19:42   ​德州日报


吕楠楠

近日,山东针对文化和旅游业配套推出《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这份由22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文件,不仅是一份政策文本,更像是一封诚挚的邀请函,邀请人们走进山东,感受这里独特的文化温度与山水诗意。

山东,这片承载泰山巍峨、黄河奔涌与孔子智慧的土地,从来不缺乏美丽的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今天的山东已不再满足于让游客仅仅“看一看”,而是希望人们能够“停下来,住下来,爱上这里”。“文旅+”的提出,正是一场充满温度的变革,它让旅游超越观光,升华为一种生活方式,一次情感共鸣,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创意让文化“活”起来。以往,许多地方依赖自然资源与历史遗存吸引游客,而山东正以“文旅+”为钥,开启创意赋能的新篇章。“好客山东一码通”平台完成全面升级,与文旅主题信用卡协同,实现了从景区入园到餐饮、住宿、购物消费的全链条贯通;“票根经济”依托周杰伦演唱会等高热度活动,联动景区、酒店与交通,形成“一场演出,带动半城消费”的聚合效应;低空经济开启空中观光与航空运动新体验,赛事经济融合体育与电竞,有效吸引年轻群体延长停留、深化体验。这些创新,不仅让文化真正“活”了起来,也让旅游愈发“火”了起来。

场景让体验“真”起来。如果说创意是“文旅+”的灵魂,那么场景便是其承载情感的实体。《工作方案》紧扣从“单一观光”转向“沉浸体验”的趋势,着力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德州泉城欧乐堡以《大河上下》沉浸式剧目,借助光影与数字技术再现黄河文明,让游客感知文化内涵;临沂“数字沂蒙”运用VR、AR技术重现红色历史,增强游客互动体验;淄博聊斋城通过声光电与烟雾效果,带领游客步入奇幻的聊斋世界。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实现了消费的倍数增长,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成为激活消费链、提升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政策让服务“暖”起来。任何美好的愿景,都需依托切实的政策支持,《工作方案》则体现出山东浓浓的“宠客”心意。面向市场主体,“引客入鲁”奖补政策对组织入境旅游包机的旅行社给予实质激励;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中小微企业获得低息贷款,缓解经营压力。面向游客,山东推出规模不低于2500万元的“政策省钱包”,在指定场景可享消费减免;完善“票根经济”联动优惠,凭车船票或演唱会门票即可享受景区、酒店、交通等多重权益。这些举措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推动“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下、还想来”。

文旅的本质,是人与城的美好相遇。山东正通过“文旅+”的实践,让这场相遇变得更加动人。当游客因一场演出、一次飞行、一餐美食爱上这片土地,当市民因城市的文旅繁荣而心生自豪,这便是真正的“双向奔赴”。在这样的奔赴中,“好客山东”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留恋的生活场景。

(作者单位:乐陵市郭家街道办事处)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