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督外卖操作流程

检查商家证照是否齐全

“食安哨兵”选聘仪式现场
9月23日清晨,美团骑手刘志龙像往常一样开始接单配送,不同的是,他身穿印有“食安哨兵”字样的监督员马甲,在送餐之余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等餐的间隙,他仔细检查后厨卫生情况,观察餐桌是否干净、地面是否整洁等细节,对餐饮商家进行现场监督——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正成为守护市民餐饮安全的重要一环。
自2022年起,禹城市结合外卖骑手“前置探头 移动触角”的职业优势,以食安共治、队伍管理、风险防控为着力点,全力打造“食安哨兵”工作新模式,构建“选、育、用、管”全链条工作机制,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效能。
骑手变身“哨兵” 守护舌尖安全
在禹城市通衢路一家早餐店,刘志龙仔细确认证照有效后,在“网络订餐违法线索随手拍(试用版)”专用小程序上标记“正常”;在一家麻辣烫店,他及时提醒员工规范佩戴发帽;发现煲仔饭外卖未贴封签,他主动用自己的备用封签帮忙贴上,并同步上报情况。下午,他还特意绕道去了瑜琳街路一家之前发现地面积水问题的面馆,直到确认整改合格后才放心。这一天,他在完成37单配送的同时,完成了15次食品安全检查,发出两次现场提醒,上报1个问题。
刘志龙只是禹城市60名“食安哨兵”中的一员。作为首批受聘的“食安哨兵”之一,刘志龙因表现突出,于今年7月成功获得连任。 禹城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孙爱文介绍,外卖骑手每天穿梭于城区的大街小巷,在取餐间隙履行监督职责,就像食品安全监管的“移动探头”。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便通过专用小程序或“食安哨兵”问题反馈微信群拍照上报,严重问题直接转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这支60人的监督队伍被编入6个网格小组,每组10人,由经验丰富的组长带队。每两年会重新选聘一次,优胜劣汰。今年换届时,就有包含刘志龙在内的12名首批哨兵因表现优异获得连任。
他们按照《食安哨兵工作手册》的要求开展工作:看证照、看信息公示、看环境卫生、看措施落实、看外卖封签,从细节处督促商家规范经营。2024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2场次,骑手参训率达到100%。饿了么骑手潘怡帆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进餐厅只关注取餐速度,现在学会了看证照、查卫生、辨隐患,感觉自己成了半个食品安全专家。”
禹城市还推出了“双轨制”激励办法:基础补贴加绩效积分,凭积分可兑换商品,年度排名前10%的还可获得额外奖励,后10%则面临淘汰。值得一提的是,平台对优秀监督员提高派单优先级和配送费,实行“保护性延迟”,不计入超时考核,让他们能够安心监督。这些暖心举措显著调动了骑手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也让禹城市的食品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移动探头”发威 餐饮外卖投诉减少
近日,禹城市市中市场监管所接到饿了么网约配送员程培望举报,某网络餐饮店后厨卫生条件差,涉嫌违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市中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该餐饮店进行实地核查。经查,该店存在操作区域垃圾桶未加盖、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店内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整改,并立案调查。此次案件的快速查处,离不开网约配送员的积极举报。
截至目前,禹城市已有870余家餐饮单位入驻外卖平台,300余名骑手穿梭在大街小巷,日均完成1.2万余单配送。面对数量众多、分布分散的外卖商户,仅靠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全覆盖监管。而“食安哨兵”的出现,极大地延伸了监管触角。
据孙爱文介绍,骑手上报问题后,系统会自动进行分级分类:一般问题直接推送给商户整改,严重问题则转由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所有问题均实行“双反馈”机制,既向举报人通报处置结果,也向举报人反馈整改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当地还指导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与餐饮商户签订新合约,明确支持骑手以监督员身份入店巡查。同时对商户实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将监督检查结果与量化分级、风险评级挂钩,对屡教不改的商户增加检查频次。
仅在今年夏季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中,骑手提供的线索就帮助查处了5家违规使用隔夜食材的餐饮单位。今年以来,根据骑手反映的线索,当地还开展了“暑期冷食”“网红奶茶”“校园周边餐饮”等专项整治行动。
经过多年实践,“食安哨兵”模式成效显著。据统计,自首期聘任以来,已累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700余个。其中,证照问题占35%,卫生问题占28%,操作规范问题占22%,食安封签问题占15%。这些问题线索帮助市场监管部门精准查处案件148起,当地网络餐饮投诉量从月均200件降至30件,投诉率从0.2%降至0.02%;同时,订单量从月均12万单增长至38万单,商户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升,形成了“监督—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有为也有位 共治经验获全国推广
今年7月,美团骑手赵明军遇到一桩大喜事:工作了八九年,他终于缴上了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明年准备贷款买房,心里踏实多了,又离‘安家梦’近了一步。”39岁的他笑着说。禹城市为“食安哨兵”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关爱。当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等资源,建成覆盖城区的“1+3+68”服务网络,打造了7处红色驿站和25个“暖心蜂巢”,免费提供饮水、热餐、充电、医疗应急等六项服务。此外,政策答疑、爱心义诊、心理疏导等常态化服务也持续开展。
更让骑手们感到温暖的是从普通骑手到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转变。当地定期评选优秀“食安哨兵”,截至目前已表彰40人,在党员发展方面对优秀“食安哨兵”予以倾斜。自2023年网约配送行业党支部成立以来,已推荐美团骑手路兵和饿了么骑手邢仁鑫为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就是这条“骑手—哨兵—党员”成长路径上的典型代表。
目前,禹城“食安哨兵”机制已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广,去年和今年还先后两次承办了山东省现场会,并承担了相关规范化研究项目。
未来,禹城市将继续扩大哨兵覆盖范围,快递员、社区网格员等群体也有机会纳入共治体系,进一步拓展智慧监管手段,让更多骑手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李海玲 通讯员|梁民 李云颖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