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会客厅” 温暖百姓心 | 禹兴街道依托365暖留中心打造全龄段服务体系

2025-10-16 17:03  


午后暖阳洒进禹城市禹兴街道365暖留中心,这里正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棋牌室里老人们悠闲对弈,亲子阅读角内家长和孩子共读绘本,手工坊里传来妇女们的欢声笑语。“自从有了这个中心,我们的生活丰富多了。”10月2日,家住百合新城小区的张秀梅正陪孙女看书,“这里就像一个大型‘暖心会客厅’,把大家都聚在了一起。”

这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空间,如今已成为百合新城小区周边3000多户居民的日常去处。面对辖区老龄化、亲子陪伴缺失、妇女就业难等问题,禹兴街道党工委创新建立“党工委牵头+精准排查+多元联动”服务机制,打造“孝善禹兴”“禹润童心”“禹兴花开”三大服务品牌,构建起覆盖全龄段的贴心服务体系。

在二楼的亲子阅读角,五岁的萌萌和妈妈王艳正在共享阅读时光。王艳笑着说:“以前下班回家都各自看手机,现在每周都来参加亲子阅读活动,孩子变得更爱表达,我们的关系也更亲密了。”这个藏书1000余册的阅读空间,通过每周的“故事会”“亲子共读”等活动,悄然改善着许多家庭的亲子关系。

转过走廊,二十多位老人正在手机培训班上认真学习。“下载了反诈软件真是太好了,以后再有说我银行卡被冻结的电话,可以直接拦截,就能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了。”70岁的秦可庆兴奋地展示着刚下载的软件。这个培训班已帮助200余名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也增强了老人的反诈意识。

除了关注老人和儿童,社区的温情也在特殊家庭中流淌。家住廿里堡管区东郭辛村的75岁老人崔连明,谈起结对帮扶的人大代表刘兆利时眼眶湿润:“他们不仅常来帮忙,还陪我生病的儿子去医院复查。”刘兆利则说:“能帮老人解决实际困难,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社区的和谐同样需要用心维系。调解员王慧上周刚成功化解一起邻里纠纷,“我们建立了三级调解机制,今年已成功调解38起矛盾。”王慧说。通过耐心沟通,许多积怨得以化解,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这些服务的背后,是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付出。“我们通过走访摸排,精准掌握居民需求,然后整合辖区资源。”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曲妍妍介绍。以暖留中心“生花手工坊”为例,通过联系手工艺老师,建立“培训—制作—回收”链条,已帮助139名妇女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正在手工坊做拉花的孔庆苓满意地说:“这里既能学手艺赚钱,又能照顾家里,一个月能增收一千多块钱呢!”

从改善亲子关系到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从化解邻里矛盾到促进妇女就业,禹兴街道通过建强一个中心、做优多个服务项目,将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升级365暖留中心功能,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服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海玲 通讯员|张伟靖 高欢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