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体经济 推进产业发展·记者探园|50余家数控机床企业集群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闭环—— 伦镇创新创业园:链上发力 智造升级

2025-10-16 19:17  

园·看点:

●伦镇创新创业园吸引优本机械、凯瑞达、迈吉克等50余家数控机床企业入驻,形成从数控机床零部件生产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条。

●定制化产品成为园区数控机床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其出口额占数控机床总出口的60%,显著拉动产业升级与效益提升。


10月13日,禹城莹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机械轰鸣、火花四溅,技术人员正按图纸精准剪切板材,这是伦镇创新创业园日常生产的生动一幕。

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禹城借政策东风,支持伦镇投资29亿元打造创新创业园。如今园区功能多元,吸引120余家企业入驻,吸纳就业5000余人,规上工业企业达24家,以优本机械、凯瑞达、迈吉克为龙头,构建起从数控机床零部件生产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闭环,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近10亿元。

一个乡镇园区,何以孕育出如此规模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10月13日,记者走进园区,探寻其发展密码。

产业链协同——

生产周期缩短15%

在山东凯瑞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控龙门加工中心设备高速运转,经过下料、铆焊、机加工等工序,一台长6米、宽3.7米的机床床身顺利下线。作为专注高光机、光纤切割机床身等核心部件的企业,凯瑞达上半年机床床身销量超2000台,其中80%直供园区企业。

“床身是机床的‘骨架’,精度与稳定性决定整机质量。”公司总经理丁建锋说,每台产品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检测,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高质量是我们赢得合作伙伴信赖的关键。”

仅300米之隔的山东优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工人正对凯瑞达生产的床身进行精细加工,组装成高性能光纤切割机。“我们与凯瑞达合作多年,他们的床身精度高、稳定性强,售后响应快。”优本机械总经理刘万里拿起一块木材切割样品,切面光滑如镜,“我们的设备能畅销海外,这‘骨架’功不可没。”

优本机械主营木工雕刻机与光纤切割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具定制、钣金加工等领域,此前扎根济南发展,于2021年入驻伦镇创新创业园。从昔日专注数控机床销售的企业,到如今实现高端数控机床自主生产,公司总经理刘万里坦言,入驻园区后与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紧密协作,是推动转型的关键力量。

“园区‘上下游做邻居’的产业布局,让我们省心又高效。”刘万里算了一笔账:依托与300米外凯瑞达的深度协作,企业物流成本直接降低5%,生产周期缩短15%,原本需要跨区域协调的部件供应问题,如今在园区内就能高效解决,有力支撑了高端设备自主生产能力的提升。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密集、配套要求高,单打独斗难以为继。”伦镇党委统战委员霍建表示,目前园区已集聚超50家数控机床企业,构建起紧密协作的产业网络:上游有凯瑞达、莹浩机械等企业,专攻床身、外壳等核心部件;下游则有优本机械、迈吉克等企业,聚焦整机组装与全球销售,“零部件生产—整机组装”的闭环产业链已形成,不仅降低企业协作成本,更增强了园区在数控机床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定制化突围——

产品远销海内外

在优本机械出货区,一批发往俄罗斯的五轴木工雕刻机正在做最后检测。“这批总额度500万元订单,是针对俄罗斯寒区环境量身定制的。”刘万里介绍,客户要求设备既要实现高精度实木雕刻,又要适应低温环境,对设备稳定性要求极高。为此,技术团队重新调整设计方案,优化配件尺寸与结构厚度,增强刚性抗震;同时配备了专用木制材料加工的主轴,并对电气部分做控温处理,最终将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以内。

“如今的国际市场竞争,早已跳出单纯的产品性能比拼,核心在于对客户应用场景的理解深度,以及服务响应的速度与精度。”刘万里的这番话,道出了企业打开全球市场的关键。

为精准捕捉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痛点,优本机械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市场洞察机制: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专项投入市场调研,组建专业海外技术团队深入目标市场,同时频繁亮相国际展会,面对面倾听客户诉求。

通过对全球不同区域用户偏好的深度分析,企业逐步构建起动态更新的全球需求数据库,并据此推出“一国一策、一品一案”的定制化方案:针对韩国市场对切割效率的高要求,研发推出30kw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满足大功率加工需求;面对波兰客户对设备耐用性的极致追求,全面升级关键部件的材料工艺与热处理标准,大幅提升设备使用寿命;考虑到东南亚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专门为产品增加防潮、防锈设计,确保设备在特殊环境下稳定运行。

精准策略带来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优本机械产值突破3000万元,定制化订单占比超70%,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跳出同质‘内卷’,为客户‘量体裁衣’”已成为园区数控企业共识。目前,园区20余家数控机床企业依托定制化路径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展会、构建柔性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定制产品贡献了园区数控机床出口总额的60%,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优质化服务——

整合资源巧解企业难题

企业集聚的背后,是园区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与服务效能。

10月13日上午,山东迈吉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外,工人正打包发往海外的木工雕刻机。“月售40余台设备,订单已排到月底。”总经理邵昉烨感慨,从济南迁入伦镇后,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前场地受限、配套分散,有订单也难承接;现在原材料、核心部件一站式配齐,节省近30%的时间与成本。”

更让他称赞的是园区的服务效率: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个月,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园区还帮企业对接高校资源,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2000万元,较迁入初期翻了一番。

迈吉克的成长,是伦镇“筑巢引凤”的缩影。2017年以来,伦镇整合原有工业园与闲置土地,打造创新创业园区,升级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成集管理、孵化、共享工厂、人才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创新“红绿蓝”服务模式——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绿色生态营造宜居环境,以科技赋能破解技术瓶颈。

如今,漫步园区,厂房整齐林立,道路宽阔整洁,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左右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伦镇党委书记宋义民说,目前园区已吸引120余家企业入驻,覆盖数控机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近10亿元,带动50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园观点

伦镇党委书记宋义民:

伦镇创新创业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链协同、定制化突围、优质化服务”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园并非企业简单堆砌,而是通过“链式发展”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提升。伦镇以数控机床产业为主导,构建从床身、外壳等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完整闭环产业链,让上下游企业成“邻居”,既显著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更实现技术协同与质量共控。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我们积极引导企业走“定制化、差异化”道路。优本机械、迈吉克等企业精准对接国际市场需求,推出适配不同地区与行业的定制产品,不仅助企业跳出同质化竞争“红海”,更成为产业升级和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伦镇的实践表明,唯有“共享降低门槛、协同放大价值、服务守护生态”,才能让企业在产业链上找准位置、实现价值,从“单打独斗”走向“集群共赢”。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更多企业“小升规、规做强”,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孙芷琪 摄影|姜伟
通讯员|李传新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