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全国首趟“一单制”跨境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从山东烟台港发车,前往吉尔吉斯斯坦。这趟班列的顺利开行,开辟了铁海联运跨境物流新通道。
何为“一单制”?
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随即,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健全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推进一单制、一箱制”。
简单来说,“一单制”就是承运企业只需一张货运单据,就可以让跨境商品实现“国际海运与国内铁路”无缝衔接。
昨日发车的这批货物从韩国仁川港起运,经14小时海运后抵达山东烟台港,随后卸船、通关、装车,经铁路运输到新疆喀什口岸出境,发往吉尔吉斯斯坦。货物抵达烟台港后,凭借一张货运单据,可直接装火车出发。货主表示“整个货物运输时间从过去的25天,压缩至12天”。
如今信息互通共享,海铁联运也更高效便捷。“一单制”不仅简化了各环节手续办理的烦琐、大大缩短了整体运输时间,还方便客户实时获取物流信息。国铁济南局烟台车务段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主任介绍,通过铁路与港口合署办公,将跨境货源与本地货源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保证货物到港1小时内装车,3小时内启运。
除了贴心的“一单制”,烟台港还采用了“一箱到底”的联运方式。
4月中旬,在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载有50台商品车的集装箱经滚装船顺利完成卸货后,随即通过铁路车列直发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后发往中亚。“一箱到底”的创新实践成功开启进口商品车“到港即转运、箱货零拆箱”业务新模式,标志着烟台港无缝衔接“国际海运+国内铁路”。这不仅刷新港口外贸商品车海铁联运效率,更为商品车国际海铁联运模式提供了高效低碳的“烟台港方案”。
就在前几天,山东港口“银川—青岛港‘一箱到底’”冷藏班列也顺利首发!
5月12日,搭载着300吨冷藏山葵的海铁联运班列在宁夏银川发出,驶向山东港口青岛港,后续将换船出海,发往欧洲波兰科贝尔港等港口。这是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联合中外运(宁夏)物流发展公司开发的“银川—青岛港‘一箱到底’”冷藏班列。
铁海联运冷链专线整合铁路、港口、海运等资源,将冷藏箱“一箱到底”,实行“一次申报、全程温控、无缝衔接”。货物在宁夏装载入箱,经铁路抵达青岛港,再通过海路运往海外目的地,整个运输过程“一箱到底”,省去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拆箱等环节,有效降低了货物损耗与运输成本。货物在青岛港还可以通过“抵港直装”绿色通道优先装船,减少货物在港口的停留时间。
“一单制”和“一箱到底”这类运输方式既加速打通多式联运中转、装卸以及信息互通等堵点卡点,也加快推动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等服务的转型。山东港口将利用枢纽优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政府网等
(大众新闻编辑 许光宇 整合 策划 张晨 李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