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武城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数控刮削滚光机床出口德国索林根市,这是中国该类机床首次出口德国。当地政企合力,大胆创新,打破了机床关键技术西方30年垄断。
机床用于管件内孔加工,其装配的SROF刮削滚光刀可以把一根8米长的钢管内孔加工成镜面效果,同时保证任意截面上的尺寸和弧度一致性。“德国客户要求直线度0.08毫米,我们达到0.04毫米,头发丝大概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德州红鑫机床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冲说。
红鑫机床公司成立于2004年,初期主要生产小型简易机床。2010年,他们开始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为客户设计定制专用机床,必须大幅度提高机床深孔切削精度。当时国产机床大多使用组合镗刀具,需要手动干预,工序繁琐、精度低,要想装配一体化设计、精度等级高的刮削滚光刀具,只能从国外进口。“从上世纪90年代,刮削滚光刀具就一直被德、美等西方国家垄断,售价很高。不用,机床整机水平上不去。用,机床的利润就很低,甚至赔钱。”德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会员企业负责人崔汉春说。
不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国内机床企业转型的大门就会一直关闭!如何破局?2019年,武城县围绕机床产业上下游打造精密机械产业园,先后招引机床整机、核心部件、数控系统等2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红鑫机床公司借势与园区几家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成立新公司,汇集优势力量,专注刀具研发,用时3年,首款国产刮削滚光刀具问世,结束了国内企业依赖进口长达30年的历史。“刀具每个零件精度在0.02毫米以内,填补了国产刀具空白,降低了下游企业采购成本。”山东精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佳勇说,园区可以满足研发和生产调配需求,专用车床、智能机械手等都是从园区企业采购。
“国产刀具完全替代了进口刀具,能保证机床产业链整体质量,机床企业能够自主控制生产、交货和服务这一整个生产体系。”德州红鑫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爱明说。目前,武城所产刮削滚光刀具占全国市场份额80%,机床企业以及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应用领域生产成本平均降低50%以上。“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继续引进行业上下游领先企业,引导园区企业相互赋能,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跨越发展。”武城县副县长、四女寺镇党委书记元艳青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通讯员|张振旭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