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街道兴文社区成立于2017年12月,辖居民小区26个,105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862人,占比18%;高龄老人171人,占比1.6%;独居老人17人,空巢老人17人,特殊困难老年人22人。先后获得“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全市城市社区示范银龄之家”“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等称号。
友好空间打造 宜居环境适老
开放服务场所,设立书画室、舞蹈室、图书室、老书记工作室等功能室,对辖区居民全天开放,社区志愿服务、文体队伍常态化开展活动,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搭建共享小屋,小屋内配备放大镜、老花镜、雨伞、急救用品、健身用品等10余种日常用品,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常便利。开展环境治理,宣传环境保护,修剪小区绿化,清理垃圾杂物。完善公共设施,安装休息座椅覆盖26个小区,方便老年人休息;社区卫生间对外开放,方便老年人使用。加强安全治理,宣传家庭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邀请“燃气管家”入驻小区,对独居、空巢、失能、重残等老年人住所每周进行入户安全隐患排查;量身进行适老化改造,高龄老人卫生间安装防滑扶手,小区设微型消防站,网格巡查+紧急救援网络应对突发情况。
友好健康支持 医疗服务安老
关注老人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持续开展合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巡诊等提供基层医疗服务,60岁以上老人建档率达90%。每年提供一次体检、用药指导及健康干预;糖尿病、高血压人员每季度一次回访;联系红十字会、医院等资源,开展健康宣讲和义诊,惠及500余位老人。引进优质家政公司设服务点,提供陪护、保洁等服务,并开设老人护理、家政技能培训课堂。
友好为老服务 公益志愿爱老
发放网格化便民联系卡,老人可一键联系社区人员解决急难问题。缝补坊公益献爱心,社区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及德州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成立“益心·衣艺”缝补坊志愿服务队,开展旧衣改造、扎染等教学,鲁绣非遗老师每周开公益课。以“益心·衣艺”缝补坊开放日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缝补服务,同时向参与缝补服务的老年志愿者们颁发聘书,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定制靠垫、坐垫、被褥等暖心织物。“五老”志愿服务队每月义剪,20名老年志愿者自学技术,两年服务超2100人次。城市治理“合伙人”链接资源惠老,严格筛选15家商户加入城市治理“合伙人”,提供助餐、家政等服务;2024年设社区慈善基金,帮扶15户困难老人;“惠民优选直通车”为老人提供团购送货服务。
友好社会参与 银发生辉敬老
打造“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老书记工作室赋能治理:打造省级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老书记每周轮值参与矛盾调解、议事谋划,提出“五红工作法”(红旗宣讲、红线织网、红哨响应、红心服务、红衣志愿),获“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双荣誉。银龄担任楼栋红管家:60余名退休党员、30余位热心老人经推选成为“24小时在线”楼栋管家,参与居民议事,架起党群“连心桥”。
友好氛围营造 多彩活动乐老
加强示范与激励,评选“头雁书记”“志愿服务典型”等,依托道德讲堂宣讲;为志愿者提供生活用品等奖品,推动爱心循环。举办读书会、红色观影、长者生日会、康乐活动,开展“四送两听”关爱(送关爱、祝福、温馨、温暖,听意见建议)。开展微心愿帮扶,设“心愿风铃”征集孤寡老人需求,通过志愿认领等方式7天内对接,已为21人实现83件微心愿。
友好信息支撑 智慧科技助老
推广智慧养老,利用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运营官方公众号发布80余篇资讯,覆盖社区动态与生活信息,助力老人融入信息化社会。163位高龄老人中143人加入微信群,未入群者通过电话保持联络,实时响应需求。对接普天大健康平台,排查10余位困难、独居老人并签约,整合医疗、家政等资源定制服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李莉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