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第一天,6月7日早上6点多,在德州市第二中学校门外,有一群志愿者在布置服务摊位。带头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志愿者,他精神矍铄,悬挂横幅、摆放桌子、搬运矿泉水……干劲不输年轻人,他就是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监事长陈建明。
陈建明今年62岁,参加志愿服务已10年了。从一星志愿者到五星志愿者,从普通志愿者到监事长,从建章立制到谋划活动,陈建明为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联合会获评5A级社会组织、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周成玉深有感触地说:“建明是我的好助手、好参谋,他为联合会的健康发展搭建起了‘四梁八柱’。”
做一次义工,爱上公益活动
陈建明的志愿服务之路始于2015年。
第一次做义工是捡垃圾。
那时陈建明还是德州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在与阳光义工团团长孟岩聊天时,孟岩说:“我们星期天有一个公益活动,去岔河捡垃圾。”当时陈建明的孩子已经工作,周末家里和单位都没事,就说:“我也跟你一起去吧。”
捡完垃圾,第二天早晨,陈建明到岔河边散步时,发现周围干净了,心情格外舒畅。他为自己的业余劳动能给市民带来美好的环境,感到高兴。他也体会到了做公益的乐趣,并盼望着下一次的公益活动。
第二次是到黄河涯镇敬老院开展助老服务。他们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洗头、理发、洗衣服、剪指甲,帮助护工除草、拖地、整理被褥、清洗床单等。
刚开始老人的房间有点异味,陈建明就开窗通风,然后寻找有异味的衣服、床单,拿出去清洗。在给86岁的刘居德剪指甲时,他看着老人粗糙的双手,想到了自己年迈的父亲。陈建明的父亲在庆云农村老家,身体很好,陈建明兄弟二人十分孝顺,经常回去看望父亲。看到老人晚年没有家人陪伴,他决定以后一定要抽空多来敬老院看看。
他们边干活,边与老人拉家常,越聊越亲切。
“干了一上午活感觉很累,才知道干义工也不容易。但是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我就觉着很充实、很坦荡。”陈建明深有体会地说,“做公益不能凭一时兴起,你得扑下身子真干,没有恒心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每次服务后内心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发挥的成就感,让他坚定了在公益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为协会发展,搭建起“四梁八柱”
熟悉陈建明的人都知道,他原来在德州贵都大酒店干过常务副总经理,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017年7月,德州市义工协会成立,陈建明凭借出色的公益服务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当选为副会长。
协会初创时期,工作千头万绪,组织需要理顺,制度需要建立。他不辞辛劳,协调各方,积极为会长分忧解难。根据会长安排,他起草了协会组织机构的搭建方案,起草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为协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5月,协会升级为德州市义工志愿者联合会,不久又更名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会有城乡志愿者分会、团队220余个,注册志愿者11万余人。陈建明当选为联合会监事长。
陈建明深知规范化管理对协会发展的重要性,他在借鉴外地联合会与本地其他协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联合会的实际,主持拟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根据联合会有副会长9人的实际,陈建明设计了会长轮值制度。每周由副会长与会长轮流在总部坐班,处理日常事务。
他起草制定了志愿者激励制度——用服务时长折算工作量,用工作量可以兑换奖励物品。为解决奖励物品的来源,和有的志愿者有资金没时间做义工的问题,规定“可以用钱或物折算工作量。”这一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也方便了志愿者捐赠钱物。
组织大型志愿活动,壮大公益事业
“最让我感动的是,陈建明在妻子患病、父亲年迈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从事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工作。”周成玉对记者说。
作为监事长,陈建明以身作则,联合会内部捐款,他年年带头。联合会刚刚成立时,为了改善办公条件,会长、副会长都带头捐款。他不仅捐款,还捐了一台电脑。
今年“爱心助考”志愿服务时,正赶上陈建明妻子患病,需要住院治疗。他提前到场安排好志愿服务点上的工作,再到医院陪妻子。有人劝他“你已经退休了,这又不是正式工作,还待在这干嘛!”但他割舍不了对志愿工作的热爱。他说:“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到很快乐。”
他还参与策划并组织了普法宣传、文化演出、助老助残、义诊助学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连续八年举办的“爱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陈建明年年参加,并连续三年担任总调度。他们设在市区每个考点门口的“爱心助考”志愿服务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饮水、物品寄存、眼镜快修、防暑药片、紧急车辆等服务,并与附近医院合作提供医疗保障,多年来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陈建明(左四)参加“爱心助考”志愿服务
“阳光助学”项目同样凝聚着陈建明的心血。为了解决家庭困难大学新生的入学压力,从2021年开始,陈建明牵头策划发起了“阳光助学”项目。协会先向企业家募集资金,再通过公开的方式发放给困难大学生,最多时资助每个学生5000元。困难大学生名单由志愿者、社区、工会推荐,学生家庭情况由志愿者协会、街道、社区、工会联合上门调查核实。目前,累计募集助学金150余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500余人。
2023年开始,陈建明参与策划了每年春节前的文化下乡活动和温暖回家路活动。联合慈善文化艺术协会,进社区、进村庄,送春联、送演出。每年腊月最后两天,联合德州喜多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到高铁德州东站开展“浓浓中国年、温暖回家路”活动,为候车室的旅客和站台值班人员,送去水饺。
退休不褪色,余热生光辉。陈建明,这位电力系统的退休干部,利用休息时间,在志愿服务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用行动诠释着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与坚持,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正如他所说:“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坚守。我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为社会增添温暖与美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宋延涛 见习记者|许欢
通讯员|王一童 编辑|许欢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