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演绎+实景体验 +面对面讲解 | 德州公安交警打造沉浸式“开学第一课”,让交通安全入脑入心

2025-09-04 18:28   ​德州日报  

为切实提升学生群体的风险预判与自我保护能力,9月4日,德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开学第一课” 交通安全联合宣讲走进九中大学路校区,通过 “沉浸式” 体验+场景演绎 +“面对面” 讲解的方式,为同学们送上满满的安全 “干货”。

交通安全无小事,时刻绷紧安全弦。开学季是学生交通安全风险高发期,新入学学生对交通环境不熟悉,且在自行车、电动车骑行,车辆乘坐及大货车盲区规避等方面存在安全认知盲区。本次活动针对学生常用的骑行、乘车方式,详细讲解了头盔佩戴、不逆行、不乘坐 “黑车” 等交通安全要点。

德城区运河大队两名民警骑上自行车,模拟了戴耳机骑车、骑车追逐打闹、骑车看手机等危险行为,结合互动问答,增加活动的参与互动性,鼓励学生们思考并加强记忆,帮助孩子们将安全骑行、文明出行牢记在心。

天衢新区新城大队民警带来的“头盔碰撞试验”,直观地反映了安全头盔的防护价值。还向学生们演示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科普佩戴头盔时经常忽视的细节,引导大家要树立“一盔一带”的交通安全理念,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德城区新湖大队民警结合学生日常出行特点,围绕“开门杀”“鬼探头”等典型事故场景进行模拟演示,通过边讲解边互动的方式,引导同学们从中直观认识危险、理解事故成因、掌握自我防护技能。“真的太危险了,以后我一定注意。还要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们。”学生高佳琪说。

天衢新区高铁大队利用公交车,向学生们演示盲区风险。民警安排部分孩子在引擎盖前、A柱侧等危险区域蹲坐,驾驶座上的“小司机”惊呼完全看不到同学们。还用气球模拟行人,现场还原车辆转弯时在盲区逗留导致的交通事故,直观展示盲区危险程度。当气球被车轮碾轧爆炸时,学生们不由自主发出惊呼。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联合宣讲针对四个直属大队辖区内初中、高中、职业学院新入学学生,构建由“支队统筹、大队联动、学校配合”的交通安全宣教模式,采用了真人演示的方式,把真实的交通出行场景搬进了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的安全知识传播,提升学生风险预判与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开学季交通安全宣教长效机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交通安全课既新颖又有趣,印象深刻、收获满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马乐 见习记者|许欢 通讯员|杨红省 范晓琳
编辑|马乐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