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程杰:直播间里办起“识字班”

2025-09-19 21:08  

‘‘拿’字怎么记?大家看,这个字上面是‘合’,下面是‘手’,手合起来就是要‘拿’东西。”9月9日晚8点,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程杰的识字班准时开课。上课时她很少露脸,摄像头对着小黑板上的田字格,上面用黑色加粗碳素笔写着拼音、写法及“拿”字的渊源——汉字博大精深,除教人识字外,她还普及汉字文化。

不多时,100多位“学生”陆续涌进直播间,通过留言区给“程老师”问好。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五十岁以上,很多人已年过六旬。如今,东北的“静待花开”能记账了,新疆的李其红可以给孩子读故事书了……开直播6年,拥有20多万粉丝,她用真诚、博学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这些反馈让程杰感觉“比吃蜜还甜”。

直播间成了新讲台

程杰是禹城人,今年48岁,曾在北京一所小学任教8年,一直担任一至三年级的班主任,除英语、音乐、体育外,其他科目都由她来教。所带班级成绩很好,尤其语文的拼音和汉字教学独树一帜,形成一套高效教学方法。

2019年,程杰辞职陪儿子回禹城读高中,离开讲台颇感遗憾。那时短视频平台直播兴起,她看到有老师在做主播,“教孩子学拼音、识字,我应该也能做得不错。”于是,直播间成了她的新讲台,专门教幼升小的孩子。

五六个人、十几个人、二十多个……程杰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留言板上的互动也更加频繁。起初她以为是孩子家长们发来的问题或问候,播了两个多月她才得知,手机屏幕那端的“学生”不只是小朋友,还有成年人。

那是程杰第一次与直播间的学生连麦,麦克风传来一个略显沧桑的声音,“老师好,我组词总不行,有没有啥好办法?”她是小敏,当年42岁,在云南一家钢筋厂做工,出身农村,幼时因家里“重男轻女”未能走进学堂。程杰也是后来才得知,因认不得几个字,她受到婆家歧视,遭遇工头欺骗……

“她的经历让人心里发酸,而且直播间里居然还有很多这样的成年人。有人因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站在银行柜台前手足无措,也有人坐车时常坐错方向……”程杰当即决定:开设专门教成年人识字的公益直播课,教大家认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多次进行扫盲,不识字的人大幅减少,但因历史原因还有一些人没有机会上学,在当今数字时代下,他们更感无助。”程杰觉得他们是一群正在努力追赶时代的人,她想帮上一把。

教汉字更是教技能

学生群体变了,课程内容也要跟着变。但因缺乏成年人识字教学经验,程杰四处寻找合适的教材,买来20多本书籍,一本一本研究、试讲,最终选出一套反馈最好的,据此重新设计课程。

一段时间后,直播课逐渐被调整为更适合成年人识字的内容,来上课的成年学生也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有160多人,小班教学成了大班额。”程杰自己也说不清哪儿来的干劲,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人识字上,先讲拼音,再学汉字,一个字拆开了、揉碎了,讲得透透彻彻,一场直播持续两三个小时。

她还发现,直播间里有不少人来自新疆、青海等地,为了照顾他们的时间,上课的时间从每晚7点改到了8点。应学生们要求,程杰还花半年时间录制了一整套成人拼音识字课程。每天早上6点,她就在自家的小阳台录课,一节课讲40分钟,然后再花一到两小时进行剪辑。

现在,程杰的教学范围越来越广。有人需要简单的记账,她就直播教一段时间数学;有人说用智能手机总“卡壳”,她就教怎样用手机,怎么查询公交路线。“总之,学生需要啥,我就教啥。”她说,这些技能都以识字为基础,所以认字始终是最主要的。

晚10点,当天的课程趋于尾声,大家依旧兴致很高,不时交流心得。“老师,我们啥时候能毕业?”有人问。“认真学3个月差不多能掌握2000个常用字,基本就够用。”程杰笑吟吟地回答,“能上网、会查生字,‘万事不求人’就行!”

跨越山海的师生情

与东北的“花开富贵”算是“不打不相识”。有一次直播时,留言里很多人反映屏幕清晰度不够,“程老师,换个好手机吧。”“好,等我挣了钱。”程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答道。从北京回来后几乎没有收入,尽管家人理解并支持,她还是感到过意不去,尽量降低自己的开支。

谁知,一位学生私下组织大家“集资”给程老师换一部新手机。“花开富贵”以为是程杰授意,私信给她表达不满:“可以售课,是正规途径,但是不应该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花钱。”程杰这才得知此事,立即叫停并感谢大家的心意。误会解开后,“花开富贵”成了铁杆粉丝,还采了一袋野山菇给程杰寄了过来。去年,在学生们轮番催促下,程杰以很低的价格上线了部分课程,每月有几百元收入。

这6年,不时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程杰表达谢意,她一一拒绝,只留下满满暖意。“到底有多少次,得掰着手指慢慢数,两个手掌都数不过来。”有两件事她但凡提起,就停不下来,一个是汉字教学方法,一个就是这些朴实的人们带给她的感动和震撼。

每次上课,山西的李琴都手拿铅笔端坐在桌旁,把手机屏幕上的拼音和汉字一笔一画写在桌上的田字格本上。她是一位建筑工人,白天工作繁重,晚上回家不做饭也得先上直播课。几天前,她很开心地告诉程杰,她纠正了高中毕业的表姐的一个错别字。

还有内蒙古的陈女士,年过六旬,虽不识字却靠配件生意创下一份丰厚家业。但店里只有她自己,收货、拿货都是问题。跟程杰学识字半年后,她也欣喜地留言说可以独自看店了。

前不久,程杰应大家要求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群名“我们的识字班”,她会在里面布置、检查作业,天南海北的学员更是聊得热闹。“我们终于聚在一起了,真好!”云南的一位果农“花开四季”发来一段语音。“是啊,真好。”群里的响应信息一条接一条。程杰也不禁面带笑意,回复道:“等我教不动了,咱们一起带孙子,一起养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双双 通讯员| 白聪聪  庞占英 摄影|路龙帅 编辑|尹晓燕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