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医保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介绍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
市医保局聚焦群众生育报销痛点,启动“生育待遇一件事”营商环境项目,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系统升级,实现生育津贴申领全流程“无感操作”。针对生育津贴申领材料多、周期长的问题,市医保局打通医院、卫健、税务等部门信息壁垒,整合医疗费用结算、出生证明、缴费工资等数据,参保职工在定点医院结算生育医疗费用后,系统自动触发津贴申领程序,不需要提交任何材料,审核周期从10个工作日变为实时办理。同时,异地生育职工可通过“德州医保”小程序线上办理,彻底告别“多头跑”“重复交”。新政策预计8月底落地,进一步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瞄准跨区域交易壁垒,推出“数字证书互认共享”项目,通过技术升级推动移动数字证书全国通用。企业只需要注册一次,即可在接入互认网络的全国任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参与招投标。系统采用国密算法加密和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数据可追溯、防篡改,既杜绝“线下跑证”隐性成本,又降低企业重复办证支出。项目分三阶段推进:6月底完成系统基础环境搭建,9月实现跨域交易功能改造,年底前完成全面应用推广。项目落地后,企业投标效率预计提升40%以上,年均为市场主体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市投资促进局创新构建招商线索共享机制,依托“招商一件事”数据平台,破解项目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难题。平台动态汇聚全市重点招商项目线索,结合各县市区产业定位形成“需求清单”,通过智能匹配推动项目精准对接。机制实施后,企业供应链需求与各县市区资源禀赋可实现“一键联通”,招商项目从线索发现到落地,周期缩短30%。同步建立线下会商机制,由项目提报单位、承接县市区和要素保障部门联合研判,确保优质项目快速落地。2025年计划通过该机制推动200个以上延链补链项目签约,预计带动有效投资增长15%。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建成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从危害监测到体检追踪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平台整合全市2177家用人单位数据,对970家高风险企业实施甲类重点监管,979家中风险企业按季巡查,228家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通过智慧化监管,企业日常迎检频次降低50%,8万余名接害劳动者健康数据实时监测,风险预警响应时效提升70%。目前平台已实现县域全覆盖,年内将拓展至职业病危害申报、防护设施在线监测等10项功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