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即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标志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
逐渐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时至处暑
已出三伏
天地转凉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猎人将自己捕获的猎物
整齐排列
向秋天献礼
二候天地始肃
悄悄吹起的萧瑟秋风
拉开金秋的序幕
缓缓飘零的落叶
将献上一段优雅华丽的舞蹈
三候禾乃登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暑气渐渐消散时
丰收已近在眼前
秋云飘逸,秋水如镜
带给了人们
各种各样的思考
处暑习俗
出游迎秋
秋意渐浓
正是人们畅游郊野
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暑气渐止,云彩也疏散自如
“七月八月看巧云”
便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中元夜在处暑期间
人们将做好的荷花灯
放于江河之中
任其飘泛
夜里的点点星火
寄托人们的美好祈愿
开渔节
此时的浙江沿海
一年一度的开渔节拉开帷幕
渔民开船出海,千帆尽发
迎接渔业丰收
处暑吃鸭子
在民间
处暑素有吃鸭子的传统
鸭肉有滋阴养胃
利水消肿的功效
在北方
老北京人会买上一只百合鸭
在江苏
人们做好鸭子菜
并和邻里一同分享
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养生
由热转凉的交替时节
人体内的阴阳盛衰随自然而变化
养生保健应注意
养肺滋阴与祛暑化湿并重
遵循“收养”的原则
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入秋之后
睡上一个有质量的午觉
可以保持精神
在冬天来临之前养精蓄锐
天气转凉
被窝让人更加留恋
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亦可缓解“秋乏”的疲劳感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处暑之后
早晚温差加大
是肠胃病的高发时节
宜多食用清热安神的食物
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
多吃梨、冰糖、鸭子等滋阴润燥食物
益气保健
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
以免加重秋燥
“春捂秋冻”
体温在初秋不宜过高
增加衣物循序渐进
更有益于身体康健
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
处暑诗词
《闲适》
陆游(宋)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唐多令》
吴文英(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七夕处暑》
胤禛(清)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本报综合网络 编辑|王子梁辰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