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大数据局坚持为民用数取得新成效。以德城区为试点,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汇聚人社等数据,创新打造“微就业”智慧服务应用,市民只需登录“爱山东”App德城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微就业”板块,即可获取海量岗位信息。“微就业”场景实现了群众求职更便捷、企业招聘更精准、政府服务更高效,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市大数据局锚定“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五项工程”,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我市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数字城市百强,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城市前三位、在全国地级市居第一位,“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德州位列第47位。
实施“铸魂工程”,夯实思想根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班子领学+青年跟学+全员共学”三级联学机制,将“第一议题”制度延伸至党支部和学习小组。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分层级廉政谈话制度,组织廉政警示教育,剖析大数据领域反面典型案例,修订完善45项制度,编制岗位廉政风险“鱼骨图”,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
实施“赋能工程”,提升专业素养。构建“线上+线下”“集中学+自主学”的常态化学习体系。每年举办专题读书班,创新打造“大数据讲堂”,邀请国家、省、市行业专家授课,举办“大数据青年说”活动,让党员干部上讲台分享业务心得,深化对数据领域创新发展认识。针对领导岗位、新入职干部、关键岗位等群体,制定差异化学习计划,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实施“砺行工程”,锤炼实干本领。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问需于民”“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20余次,在项目攻坚、应急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压担子、练本领。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让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推动大数据事业发展前沿积累经验。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论奖惩”导向。近年来,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3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殊荣。
实施“拓新工程”,激发创新活力。健全创新机制,与市直部门围绕“大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开展研讨,鼓励年轻干部提出新思路。与德州学院共建产学研机制,成立数字强市专家委员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德州分院,为创新提供理论支撑。连续三年承办“数据要素×”大赛山东分赛德州市选拔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推动数字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2023年以来,共争取省级“数字山东”发展奖补资金2401万元,共获得省级及以上试点、典型经验、殊荣100余个,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介绍德州大数据工作经验120余次。
实施“聚力工程”,凝聚团队合力。建立“导师传帮带”机制,通过“师带徒”“老带新”“一帮一”,传经验、帮业务、带作风,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本领。开展支部结对联建“六联行动”,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党员干部互学互鉴。组织“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分享、“莲只盛夏·廉则千秋”书画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建设党建廉洁文化长廊,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团队凝聚力。打造“党建引领·数据赋能”党建品牌矩阵,深化“1+3+N”工作体系,与各级各部门开展联学共建,在跨领域合作中提升干部协调能力,架起政府与群众、企业的“连心桥”。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张娟 吴辛雨 编辑|黄晓龙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