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相云:两袋面粉的完美归途

©原创   2025-11-18 09:35  




两袋面粉的完美归途

□  刘相云(齐河)

家里没面粉了,恰逢周六我休息,便打算去城东那家老牌“诚信粮油店”买一袋。

店面不大,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类商品分类有序,琳琅满目:瓶装的甜酱、麻汁等,还有小包装的酵母、冰糖之类,都整齐地摆放在距墙15厘米的四周货架上,对应的标签清晰标注着物品名称、价格与重量;散装的绿豆、花生等,则盛在店中间一个个独立的玻璃盒里,盒子干净透亮,既让前来购物的顾客赏心悦目,又方便挑选;成袋装的米和面粉,稳稳地堆放在离店门不远的垫板上,这样运输起来省时又省力。

面粉售价128元,我付过款后,店主——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主动跟我说,他店里还有一袋存放了几个月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面粉,本打算留着自己吃。接着他又解释,再过一个多小时就有新面粉到货,如果不着急用,稍后可以让员工给我送货上门。我连忙答应:“好的,那就麻烦您了。”

员工送货时我恰好不在家,是老公代收的。我回家后,老公疑惑地问我:“买这么多面粉干什么?咱们平时工作忙,你在家时我上班,我休息时你又不在,买一袋都够吃大半年了。”我心里也犯起嘀咕,走到厨房一看,不由得“嚯”了一声——怎么送来三袋?我明明只付了一袋的钱!我和老公分析,估计是员工听错了数量,或是老板记混了订单。老公感慨道:“咱要是送回去,老板肯定又惊又喜。这两袋面粉说不定就是他一天的利润。”我连连点头:“说得对,咱得送回去!要是员工弄错的,也帮他跟老板求个情,别太为难他。”

于是我和丈夫各自骑着电动车,把多出来的面粉送回了粮油店。老板起初有些疑惑,等听完我说明来龙去脉,当即激动地握住我和老公的手,连声道谢。我笑着说:“您别客气,您做生意坚守‘诚信为本’,凭良心经营,对得起每一位顾客;同样,诚信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不能为了贪小便宜违背原则。”这时,那位送货的员工也走了过来,低着头向我们和老板道歉,原来他当时要送好几家货,忙乱中记混了订单。老板拍了拍员工的肩膀,宽慰说:“下次注意就行,人这一辈子谁还没个糊涂的时候,况且也没造成大的损失。”我和老公不禁为老板的宽容竖起了大拇指。

临走时,老板执意要送我一包面条。我和老公再三推辞,老板却认真地说:“您要是不收,我只好让员工再给您送回家里去。”话都说到这份上,我和老公只好收下,再次向他道谢。

诚信是金,永不褪色。坚守诚信的人,不仅能赢得尊重与信任,或许还能收获真挚的情谊,更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愈发和谐美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