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刊 | 培根铸魂育桃李 奋楫笃行谱新篇——临邑县推进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9-10 10:24   ​德州日报

临邑县教育和体育局深入实施党建领航、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强师赋能、改革创新、职教高地、教育惠民、学前教育、体育设施10大教育体育质量提升行动,探索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挖掘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途径,积极推动特色体育名城建设,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切实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硬件提升  打造高质量县域教育

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持续扩优提质,建成启用了师范附小洛源路校区,新增优质学位1080个;规划投资1.8亿元的明德中学和临邑一中科创楼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城乡美丽校园、温馨校园、文明校园建设工程,去年以来,全县投资4000余万元用于提升改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办园条件;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00余间教室安装护眼灯,为全县中小学校安装空调1633台。有2所学校获评全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全县中小学联网接入率达100%,全部实现了百兆宽带。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校园网络提升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体一体化发展,3所学校确定为德州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临邑一中入选省级特色高中。

普及普惠  学前教育跨越发展

始终把“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化发展,全面构建“保基本、广覆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临邑县学前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方向不断前行。坚持把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

1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设了高标准中心幼儿园;临邑县实验幼儿园扩展为“一园七区”的集团化发展模式,保证了区域内幼儿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深入践行自主游戏理念,结合实际开发培育本土自主游戏品牌,促进幼儿身心、智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全县成功创建省一类幼儿园23所、40所幼儿园达到省级优质幼儿园标准。临邑县实验幼儿园入选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园。

优质均衡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教育共同建设,推进教育管理、资源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经验互通,推动优秀师资、课程、培训、信息化等资源共享,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助力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全县成立城乡17个中小学教育集团、13个幼教集团;组建7个城乡教学联盟共同体,打造出“城乡教育集团+联盟”双引擎发展新模式。依托临北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城乡结对教研等形式,带动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临邑兴隆中学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10余所学校获评书香校园、温馨校园等省级以上称号。

推动城乡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教师是基础、是关键。临邑县强化“三名”培养。建立完善教师梯次培养模式,打造了43个市县级“名师领航工作室”。目前,1名校长被评为齐鲁名校长,1名校长入选齐鲁名校长培养工程、1名教师入选齐鲁名班主任培养工程,8名教师被评为省特教教师,11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入选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300余名教师获评市级教学能手称号。临邑县教体局组织全县教育系统义务教育阶段362名教师进行专升本学历提升培训。去年暑假,以“优化结构、配强配顺、化解问题、增强活力”为目标,对全县各乡镇街道教育联区、县直中小学中层干部进行调整,激发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新动力。

减负提质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双减”决策部署,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切实加强作业管理,减数量、提质量、增变量,让作业管理成为校内减负的突破口,积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清朗的成长环境。

不断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全力构建“五位一体”育人新机制。临邑县“艺”起阅读工程师生代表德州市参加省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题展演;今年4月,临邑县入选全省第二批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签订《美育浸润框架协议》。临邑县教体局、临邑县师范附小2个案例入选省级美德教育优秀案例。《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先后宣传报道临邑全环境立德树人、“艺”起阅读和心理健康等工作做法。临邑县教体局获评德州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先进集体。

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成立30余人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团队,开展讲座培训20余场次;成立学生发展服务中心,接听咨询电话270余次,受益学生300余人,新华网以《“三合”模式 精准精细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为题宣传报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做法。推广家庭教育“五步教学法”课程,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和家长科学育人水平。配齐配足艺术教师,积极开设舞蹈、合唱、器乐、书法、绘画等艺术社团,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类艺术活动精彩纷呈。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斩获6项奖牌。全县3所学校体育美育典型案例获评省二等奖。兴隆镇中学获评德州市语文阅读教研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基地称号。

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积极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全县5万余名学生享受课后延时服务;全县42所学校实施午餐午休“暖心工程”,3万余名学生受益。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校外培训机构规范与监管,工作经验被教育部《工作简报》刊发。积极落实教育资助惠民政策,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725.29万元,受助学生1.02万人次。完善“五级安全管理网格化责任体系”。创新打造“1+N+4”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以“四项清单”为抓手,确保实现“五化五到位”,为全县校园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县教体局被评为山东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6所学校被评为德州市校园学校工作先进集体;2所学校获山东省学校星级食堂称号。

创新课堂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全面落实每天20分钟早操,30分钟体育大课间和每天中等强度以上校内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制度,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同时,将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打造足球、乒乓球等10余类学生体育特色社团,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体育锻炼、了解传统文化。目前,全县有10余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等体育特色学校;临邑一中作为全省学生军训试点,新生军事技能演练登上《国防时报》、中国军事网。

全民健身  助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

坚持把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的重点民生实事,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引进高标准智慧游泳馆项目,建设临邑实验小学青少儿游泳馆并投入使用。利用闲置场所完成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等10处体育场地和场馆建设,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并投入使用7人制足球场1处,新建其他体育场所20余处。成功举办山东省自由搏击俱乐部对抗赛、青年男篮邀请赛、国际跳棋精英赛等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0余场次、城乡社区运动会赛事活动60余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露  通讯员|张绪勇 李聪聪
编辑|王露
审核|王育恒 终审|李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