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齐河南部、黄河北岸的生态城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文旅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它的前身黄河北展滞洪区,因1971年黄河防洪防凌战略需求而建,直至2008年解禁,其间未被大规模开发,完好保留了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滔滔大河、郁郁林海、悠悠湿地、粼粼沙湖,构成一座天然宝藏。
如今,你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便能感受到它的华丽蜕变——这里聚集三大主题乐园(欧乐堡梦幻世界、水上世界、动物王国)、三大主题场馆(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动物标本博物馆、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两大文化休闲街区(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黄河水街)、富锶温泉康养集群(欧乐堡骑士度假酒店、欧乐堡温泉酒店等),多元业态覆盖全龄需求、四季体验,以鲜明主题与强大集聚效应,成为黄河文旅带上的璀璨明珠。
◆ ◆ ◆ ◆
文化破题
多模式讲活黄河故事
◆ ◆ ◆ ◆
“当700余吨数控水幕奔腾而下,大禹治水的壮阔场景将在眼前重现!”随着“五一”假期临近,泉城欧乐堡度假区内的华林大剧院即将上演的舞台剧《大河上下》引发广泛关注。
4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欧乐堡度假区内的华林大剧院内,三千个座位整齐排列,静候观众的到来。舞台上,140余块异形屏、90余块可升降屏幕构建出多变的视觉空间,68米长的台口与30余米的舞台进深,搭配30多组机械升降台,打造出动态舞台。不仅如此,蹦床、浪船、高空威亚等杂技元素的融入,更为舞台效果增添了千变万化的可能。
“与其说它是一个舞台剧,不如说它是一部气贯长河的英雄史诗。”华林大剧院总统筹赵永亮介绍,“大剧院致力于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赏感受。比如,演出中,为了重现1969年凌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破冰救人的场景,我们会借助低温雾气,让观众在现场真实体验那段历史的温度。”
走出华林大剧院,还有一场视觉盛宴在夜幕中等着人们。
以水域为舞台,在横跨180米的水幕上,《九曲黄河魂》大型水幕秀如梦似幻地上演。从“后羿射日”到“沧海桑田”“大禹治水”,黄河的波澜壮阔与历史的沧桑变迁在光影交错中一一呈现。搭配着周边迷人的园林景色,假山古松间,汉唐式建筑拔地而起,悬山式梁架尽显榫卯智慧;大型石拱桥横跨湖面,如新月卧波,波光粼粼的湖水与周边不时升腾的云雾相互映衬,让人恍若踏入了神秘的历史长河。
在齐河,黄河文化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感受、可以体验的生动故事。齐河顺着历史脉络梳理黄河文化,以时间为轴、事件为点,脉络化传承黄河故事。“红心一号”广场、“黄河之声”开讲吧、文明驿站串点成线,“黄河渡”“黄河谣”“黄河吟”“黄河颂”系列文化广场连线成廊,组成了齐河沿黄河文明实践展示带。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通往未来,齐河张开怀抱迎接远方的客人。
围绕黄河文化,齐河精心打造了深度文旅融合产品,涵盖黄河文化展厅、黄河安澜研学、黄河水乡国家湿地等;开发了黄河安澜实景探索研学产品,通过游戏任务、实景解谜、展厅研学等生动形式,让黄河故事深入人心;建设了黄河主题景观体系,包括沿黄慢行廊道、艺术创意景观、主题标识系统等,使黄河文化可观可触;打造了黄河文化消费业态体系,包括黄河主题客房、黄河非遗美食、“黄河味道”特色商品等,让黄河文化深度融入游客度假的方方面面。
齐河用多模式的创新和诠释,让黄河故事“活”了起来,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 ◆ ◆
生态赋能
“湿地滩涂”成“鸟类天堂”
◆ ◆ ◆ ◆
在生态城,曾经令人惊叹的新闻如今已变得稀松平常:“齐河发现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黄河水乡国家湿地迎来越冬天鹅”“神秘大鸟飞入群众家中”……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这片土地筑牢生态基底的生动注脚。
“大天鹅需要洁净、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近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使得湿地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完善,吸引了像天鹅、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大量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来湿地生活越冬,充分发挥了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上的特殊作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湿地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松表示。
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这片拥有30里黄河生态廊道和万亩国家湿地的土地,天然富锶温泉覆盖全区,黄河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晶。
谁能想到,如今生机勃勃的湿地,曾经紧邻引黄干渠沉沙池,受黄河沙尘影响,治理前土壤沙化、土地贫瘠、草木稀疏。然而,齐河县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而是严格按照规划,始终坚持以生态修复和科学治理为核心,对湿地周边景观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水质净化、鸟类栖息地改造、河道疏浚、植被恢复……一系列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湿地面积不断扩大,良好的自然湿地景观逐渐形成。齐河县按照“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绿化、三分之一建设”的思路,高标准编制度假区总体规划及生态景观、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通过招引重大文旅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推动科学开发。
保护生态,不仅需要行动,更需要制度的保障。从成立湿地管理办公室建立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到生态城人民法庭和生态监察室为湿地保护注入司法力量。齐河县制定湿地管理办法,建立起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从制度层面为湿地保护发展保驾护航。
黄河水乡国家湿地不仅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还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将生态与文化深度融合。依托水、花、鸟、草、林等优良原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生态风貌,生物群落类型日益丰富。
从沙化岸滩到生态天堂,从单一保护到文旅融合,十多年间,20余个重大文旅项目先后落地,一张规模品级高、投资密度大、主题特色强、集聚效应好的文旅蓝图全面铺展。生态城旅游度假区的蜕变,正是齐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 ◆ ◆ ◆
特色留客
全产业链发展形成“磁石效应”
◆ ◆ ◆ ◆
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旅游业六大要素,“住”是其中重要一环。与以往千篇一律的住宿相比,如今的生态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各家酒店、民宿因兼有特色、文艺、家等多种属性,不仅成为部分游客的落脚首选,更成为吸引游客前来齐河的重要力量。
生态城旅游度假区的各个酒店和民宿,既有颜值魅力又富含文化底蕴,各展风华:依托欧乐堡梦幻世界,欧乐堡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了山东省首家骑士文化主题酒店,推出183间涵盖骑士房、公主房、星空房、树屋等不同主题类型的房间,成为山东省首批金星级文化主题酒店;具有东盟风情的主题酒店——孔雀王温泉酒店,打造山东省东盟文化体验桥头堡;还有在欧乐堡动物王国内,建成了江北第一家五星级互动式长颈鹿主题民宿——长颈鹿庄园,致力于让游客享受到更好的沉浸式度假体验。
齐河的魅力,不仅藏在特色住宿里,便捷的交通与合理的景区游玩安排,同样收获游客们的由衷点赞。比如京津冀方向的游客,从北京出发,只需短短2个多小时,便能抵达齐河。一下高铁站,直达欧乐堡梦幻世界的免费公交服务早已等候,无缝衔接旅程,让游客的出行省心又省力。
黄河水街,无疑是齐河文旅产业的又一璀璨明珠。该项目在推进实施中,从业态、风格到地域、档次,从规模到文化,都经过了严苛规划与有机组合。重量级餐饮名品名店纷至沓来,川渝特色餐饮相继在此扎根。它对标上海新天地、北京三里屯、成都宽窄巷子、重庆洪崖洞等顶流网红商业街,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名片。
从实打实的服务到热门的卖点打造,在齐河生态城旅游度假区这个“国家级”金招牌的背后,是齐河城市管理者和文旅工作者源源不断的智慧资源。齐河为文旅项目提供策划、规划、审批、建设、运营全流程“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运营。同时,还在文旅配套设施上下足功夫,如县财政出资建设景区道路、骑行专线、慢行系统等。
“乘风”更要“造风”,独特的IP是打造城市文旅品牌的“源头活水”。“我找到了一个露营的好去处——安德湖露营地。”这是在济南车友圈传播比较多的一条朋友圈信息。他们所说的,就是安德湖露营地,这里有沙池、射箭场、沙滩摩托等,还有各种拍照打卡点,提供餐食,也可以自带食材。每当到节假日,随着夜幕降临,这里就变成欢乐的海洋,从篝火晚会到烟花秀、露天电影,让不少车友流连忘返。
为了让老牌景区焕发出青春活力,让新消费场景永葆生机,齐河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不间断地解锁“新玩法”。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梦幻世界、水上世界、动物王国,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古建筑群等大项目好项目,从非遗表演到闺蜜月活动,从无人机星空秀和烟花秀到富有创意的水下剧目,各个项目不断推陈出新和高性价比体验,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纷纷表示“来了还想来”。
目前,全县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5家。2024年,齐河共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
齐河,正凭借着全产业链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文旅赛道上疾驰,用特色与创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钟伟
通讯员|王锦岳 张军 许松鹤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