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河县晏城街道永乐小区,居民们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有事找银发书记,他比物业管用!”这话里的“银发书记”,是72岁的小区党支部书记左立部,他满头白发却腰板挺直,说话干脆利落,爱“为群众办事较真”:他会在酷暑天卸下自己办公室的空调给小区变电室降温,也能在难缠的纠纷面前敢于“硬碰硬”——这个让多个物业“落荒而逃”的老旧小区,硬是被他用铁腕与柔情慢慢改变成一个温馨、安宁,居民生活舒适的地方。
“铁脚板”破解
老小区“信任欠费”难题


永乐小区12栋居民楼,楼间道路不过千米,可在2022年3月至今,退休党员左立部用双脚丈量了无数遍。这个有着28年历史的老小区,先后有3家物业公司因居民投诉多、收费难而撤离,一度陷入垃圾堆积、路灯不亮、车辆乱停乱放的混乱局面。
2022年3月,社区党组织找到曾经担任了14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已退休在家的左立部:“您长期跟群众打交道,有经验。您来牵头成立小区党支部吧。”
“大伙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这事儿干好。”左立部的“就职演说”简单又直接。
“左书记,您快看看我家下水道又堵了!”刚接手小区党支部工作,左立部就被居民拽着往楼里跑。当天,他爬完12栋楼的楼梯,笔记本上记满了5页纸的问题清单。“物业收了钱不干事,我们凭啥交物业费?”成了小区居民最集中的抱怨。
矛盾的核心在“信任断裂”。左立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群众代表和社区干部一起找合适的物业公司,一家一家“面试”过去,直到找到一家几方都感觉比较合适的物业公司。
为了让居民接受新物业,他带着支部成员逐户走访,提出“先服务后收费”:党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联系消防部门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医疗单位到小区义诊等等。
看到小区越来越干净,群众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趁热打铁,左立部把居民代表、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叫到一起开“交心会”,物业费收支明细每月在公告栏公示、维修项目全程接受居民监督等事项。同时,居民也承担积极缴纳电费、物业费的义务。
“给群众干事,只要沟通好了就没有难事。”左立部说。在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工程复杂导致居民出行不便,有的居民因为不让在绿化地种菜而不满。左立部每天7点出门,拿着改造图纸一家家解释,晚上10点还在楼道里做工作。左立部说:“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征求居民意见沟通率必须达到100%,宣传必须做到位。”最终小区居民全部同意改造工程。他膝盖不好,爬楼时扶着栏杆一步一停,却坚持完成了上百户居民的沟通工作。施工队负责人说:“我们遇到难题,左书记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光在施工现场就走坏了两双鞋。”
不少居民说起这些事情满是感慨:“以前小区又乱又脏,大家都没个舒心的地儿待。左书记来了后,天天在楼里跑上跑下,大热天的还跑家里给我们讲改造的事儿,就冲这份坚持,我们打心眼里佩服他,小区能变好,全靠他这双‘铁脚板’。”
如今的永乐小区,路面平整了,路灯明亮了,停车位划好了,物业费收缴率从30%涨到95%。曾经见面就吵架的居民,如今路过他身边也会喊一声:“左书记,来家里喝杯茶!”
变电室里的“硬核操作”
换来滚烫民心


站在小区车棚附近的变电室旁,还能看到变电室百叶窗上方隐隐的黢黑印记。
“去年夏天,排风系统突发故障,变电室瞬间成了‘蒸笼’,甚至出现自燃险情!”永乐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晓斐指着窗户,语气仍带着后怕,“发现险情后,左书记拆掉自己办公室的空调,紧急安装到这儿降温,直到现在还在运作。”
左立部的“硬核操作”,让居民们打心底里竖起大拇指。可他总笑着说:“人心换人心。要是没有大伙儿支持,我一个人啥也干不成。”
作为老旧小区,永乐社区的用电难题由来已久。2023年夏,老化的变压器不堪重负,突然“停工”。永乐小区516户居民遭遇停电,烈日炙烤下,空调停转、风扇罢工……用电需求迫在眉睫。左立部没有丝毫犹豫,自掏腰包1.2万元租赁临时变压器。电流重新贯通的那一刻,小区里响起阵阵欢呼。在左立部的带动下,退役军人、楼道长、居民踊跃捐款,为小区购买安装了新的变压器,至此,小区经常停电问题被根治。
“以前遇到难题,只能干着急。现在左书记把小区当成自己家,把我们当亲人!”9号楼的张女士直感慨。深受触动的她,如今已成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力量,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从拆空调保设备安全,到带头出资破解用电困局,左立部用一桩桩“硬核操作”,将为民初心化作守护万家灯火的实际行动,也点燃了群众爱护自己家园的星星之火。在社区办公室,墙上的两个名单格外醒目,“一个是志愿者名单,这里面的志愿者分工不同,负责水电维修、卫生、消防等日常事务,另一个是党员突击队名单,全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遇到重大事件随时能顶得上。之前我们组织了一次清扫行动,20多名党员群众冒着酷暑志愿劳动了一个星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左立部自豪地说。
“贴心式”工作法
写出惠民幸福方程式


“垃圾丢在垃圾箱外”“绿化带里发现破损”……在社区,左立部就像一个大管家。
他常常带领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共建单位以及物业每天不定期在小区内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遇到群众不理解的情况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召开座谈会,大家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讲清楚,消除群众的疑惑,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大家居住环境好了,左立部又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和机构给小区居民送电影送文化。他平时也会在小区里客串文化志愿者的角色,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写作、朗诵、唱歌。
走出社区,左立部又化身“红色文化传播使者”。
在党员教育体验基地担任讲解员的5年间,他用30余场声情并茂的讲述,将革命故事化作“精神火种”。每年“七一”,他带领孩子们自编自演红色情景剧;疫情期间,他创作诗歌《守护》,通过云朗诵为居民注入信心。“文艺不仅是爱好,更是传递温暖的桥梁。”左立部说。如今,由他发起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已吸纳20余名志愿者,将文艺惠民活动送进社区角角落落。
“老郝,你说说你,打你当了这个小区的党支部书记,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这是永乐社区居民自发编排的小品《咱小区的郝书记》片段,同时也是所有小区党支部书记的真实写照。小品中的郝书记原型就是永乐社区永乐小区党支部书记左立部。
有人问和群众打交道的秘诀,这个被群众放在心里的“好书记”左立部说:“没有秘诀。只有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把功夫下在平时。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才能拉近与大伙的距离、赢得大伙的信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齐祥红 李亚飞
记者|钟伟 见习记者|孙芷琪 编辑|孟志远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