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津县渡口驿乡,一场关于文明新风的变革拉开帷幕。
“张婶,您看这大操大办婚礼,咱们普通家庭压力多大呀,新的村规民约提倡简约办婚事,既能省钱又不失体面。” 党员小王一边帮张婶收拾院子,一边耐心地讲解。渡口驿乡充分利用 15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 处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开展移风易俗入户宣讲。与此同时,在渡口驿乡的大街小巷,醒目的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内容丰富的宣传栏,时刻传递着文明新风尚。
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规范。渡口驿乡积极推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依据村情民意,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的流程、标准、规模等进行明确规范。同时,通过大喇叭广播、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规定内容,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新规落地生根。
渡口驿乡注重发挥文化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滋养作用。傍晚时分,东渡口驿村文化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主题广场舞活动热闹开场。领舞的刘大姐身着鲜艳服饰,带领大家随着节奏舞动,新编的舞蹈动作融入了 “婚事新办不铺张”“厚养薄葬孝为先” 等理念,背景音乐里也加入了朗朗上口的移风易俗顺口溜:“高价彩礼是负担,小两口恩爱才长远;丧事简办不攀比,生前尽孝才是理!”
重阳节期间,渡口驿乡太平庄村举办 “爱心‘餐’与,我们陪您过节” 活动。志愿者一边给老人理发,一边和老人聊天:“平时多陪陪您,比办葬礼时大操大办有意义多啦,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这种将关爱老人与移风易俗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让 “孝老爱亲、向上向善、勤俭持家” 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走进渡口驿乡,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新风带来的显著变化。婚丧嫁娶的宴席上,少了奢华排场的铺张浪费,多了亲朋好友围坐畅谈的温情。曾经动辄十几桌、几十桌的婚宴,如今严格按照村规民约控制在规定规模内,菜品精简却不失美味,大家吃得开心又舒心;白事也不再大操大办,省去了繁琐的仪式,将更多精力放在追忆逝者生平、传承优良家风上。村民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过去省吃俭用攒钱 “撑面子”,到现在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孩子教育、技能培训和农业生产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李若洋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