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点单 支部派单 党员接单——禹城建起三十七处“365暖留中心”,创新服务模式

©原创   2025-07-14 11:23  

6月28日,辛店镇“365暖留中心”二楼书画室内,辅导教师李永春正手把手教孩子们练毛笔字,耐心纠正握笔姿势。而在一楼的健康查体中心,许多老人正排队等待体检。

“自从暖留中心提档升级后,每天可谓是门庭若市,课业辅导、休闲娱乐、便民设施、志愿服务等一应俱全。”辛店镇副镇长韩翠感慨道,不仅如此,孩子和老人在暖留中心有了活动阵地,留守妇女也能就近务工。之所以让韩翠发出如此感慨,得益于我市深入推进“365暖留工程”提升行动。

为切实破解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难、留守儿童照看难、留守妇女就业增收难等问题,我市通过阵地提档、服务提质、机制提效,构建“一刻钟”关爱服务圈,为农村“三留守”群体提供助老、助学、助业等公共普惠服务。目前,全市高标准建成37处“365暖留中心”服务阵地,每处均设置日间照料室、儿童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家园、幸福食堂等功能区,提供特殊人群照料、助餐、儿童课业辅导、村民就业支持等服务,形成了覆盖全域的“一核多点”服务网络。

“我们还通过整合社区基础网络、社会组织资源、社工专业力量、慈善基金支持、志愿服务补充五要素,将‘365暖留工程’的相关服务纳入村级议事协商范畴,通过探索‘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实现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联动’转变。”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晓冰介绍。同时,禹城市创新探索“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社会参与”模式,在全市选拔出11名儿童督导员、1043名儿童主任、33名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组建21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物资代购、生活探访、就业对接等关爱服务活动,并通过党组织孵化培育出131家社会组织,聚合5000余名党员志愿者深度参与“365暖留工程”。

此外,我市聚焦留守老人生活需求,在“365暖留中心”融入助餐送餐、物资代购、家庭医生探访等11项助老服务功能;聚焦留守儿童成长需要,选聘420名“禹爱妈妈”,提供照护服务、心理咨询、送学上门等服务,惠及1200余人次;聚焦留守妇女就业难题,搭建共富工坊、零工市场61处,累计帮助658名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300余场次,惠及2万余人次。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见习记者|李海玲 通讯员|孙超 杨统孟
编辑|孙芷琪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