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53亿元 | 场景持续“上新” 激发消费活力

2025-07-31 19:23  

消费品以旧换新,品质升级惠及千家万户;首店、首演、首秀层出不穷,掀起消费新热潮;“演艺+”“文化+”等复合式消费,带来多元消费体验……今年以来,禹城消费品市场亮点纷呈、新意迭出。

数据也展现出十足的活力。上半年,禹城市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3亿元,同比增长7.2%,多数商品类别增势良好,消费向新、向绿趋势明显。

政策显效 释放活力

暑假到来,学生消费大军强势登场,带动禹城数码产品销售火热。

“高考结束后,店内手机销量环比增长50%。”7月30日,禹城德百广场华为体验店店员介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能享受国补,近期购买的市民很多。

数码产品热销,新能源汽车也迎来新一轮消费高峰。

7月30日,禹城市榕桦别克4S店内人头攒动,不少车主驾驶着旧车前来评估,工作人员忙着讲解置换流程和补贴方案。

“我看中的这款新能源车别克E5,原价20多万元,现在各种补贴叠加一起,能便宜6万多元。”市民宋晓庆称,经过仔细核算,除厂家促销优惠3.5万元,国家补贴2万元外,还能获得政府发放的消费券补贴3000元,再加上4S店提供的置换补贴6000元,大幅减轻了购车压力,他当即办妥购车手续。

今年以来,随着国补、省补、政府消费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逐步增强。据榕桦别克4S店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今年销量同比增长42%,尤其是5月份政府消费券发放后,当月销量、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0%、65%。

“好政策可以四两拨千斤。眼下,在禹城,‘政策包’+‘活动包’正助力形成‘政策刺激—产业升级—消费扩容’的正向循环。”禹城市商务局副局长张磊说,今年以来,禹城持续推行汽车、家电、3C产品、电动车等政府补贴政策落实,通过集中业务培训、专题宣讲等提高企业员工政策知晓率和实际操作水平;同时,对接德州银联持续开展“德云惠 欢乐购”金融助力消费提振年活动,该活动覆盖餐饮、商超、文旅、体育健身、家居、成品油、家电、汽车等重点消费领域,以金融手段助力消费升温。

数据显示,目前禹城市家电、手机3C产品、电动车以旧换新量超2.6万台套,申请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500余万元,带动消费超8.4亿元。其中,参与国家报废补贴活动的汽车有65辆,涉及补贴资金108万元,拉动消费750余万元。此外,今年5月,禹城市推出汽车政府消费券,实施阶梯补贴政策,涉及补贴资金超22万元,拉动消费1360余万元。

发力夜经济 升腾“烟火气”

在禹城,丰富多元的消夏活动、精心打造的夜间消费圈,更是点亮了城市“烟火气”,让消费活力在夏日里持续迸发。

华灯初上,禹城新街口文化产业园里亮起了氛围灯,刚烤好的面筋堆得满满当当,不少档口前已排起长队,园区中驻场歌手唱着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方寸之间的奶茶杯、餐纸盒里,充盈着禹城夜经济的活力,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片片闪烁的霓虹,折射出夜经济的朝气。“每周五都带孩子来这儿,既能让娃儿尝尝特色小吃,我也能听听歌放松下,比窝在家里有意思多了。” 市民张敏笑着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刚拍的驻唱歌手视频,准备发去家庭群里分享这份热闹。

今年以来,禹城以“点亮禹城提振消费”为主题,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和消费动能,形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管理规范、活力持久的夜间经济发展体系。同时,持续推进便民市场标准化改造,优化市场外部环境,着力打造兼具烟火气息、人文关怀与文化底蕴的夜间经济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夜经济品牌形象。目前,禹城市已形成市中夜市、新街口、玖号院、榆林街等夜间经济消费区,引导企业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引流,有效吸引客流汇聚,进一步拉动消费提升。

此外,为培育夜间经济业态,禹城市商务局引导德百、新时代等重点商超延长营业时间、推出特色主题促销活动等方式,激发城市活力。据禹城德百广场副总经理杨传文介绍,自进入5月份以来,几乎每晚都会上演种类丰富、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比如篝火晚会、汉服巡游、二次元漫展等,努力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沉浸式”“体验式”购物乐趣。“暑期档是‘夜经济’的黄金期,7至9月份,我们计划举办百余场活动,预计日均客流量在3万人以上。”杨传文说。

业态创新 激发潜能

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层出不穷,也成为禹城消费市场重要的增长动力。

“过来了,陈姐。”“郭店长,我们今天又来消费了。”7月12日,市民陈晓和好友一起来到禹城德百广场卡萨帝001号体验店选购,店长郭风玲热情接待。

“这里不止是店,更是高端生活场景的家。” 郭风玲说,店里推出用户交互体验模式,每周都会举办洗衣护理、烘焙、东方茶饮、插花等活动;不定期开展生活美学类、工坊手作类、课程分享类等活动,给用户提供美好生活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太贴心了,每次来不仅能挑家电,还能学两手生活技能,比单纯逛街有意思多了。”陈晓说。

近年来,禹城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引进知名品牌入驻,通过引进首店、举办首展、打造首秀等方式,积极培育首发经济,推动禹城商业消费向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消费模式,拓展消费场景,分段谋划消费主题,全力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接连登场:3月,“好品禹城” 展销会在新街口开幕,6 大展区聚集百余家商家;7月,“禹王亭2025青岛啤酒节”在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举行,这场持续240小时的狂欢,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同月,首届青鸟音乐节在新时代广场开唱,吸引400余名市民、游客到场……一场场活动释放出复合式消费场景的巨大潜力。

在“文化+消费”融合上,禹城创新推出新业态,将文化书院建设与消费提振结合,在消夏活动中融入非遗展演、啤酒美食、文创市集、直播带货等元素,打造“糖城晚8点”夜经济品牌。依托文化书院联动商家,办文体活动、建特色夜市,让市民既能感受文化,又能逛吃嗨购,实现以文促产、以产兴文。

“如今消费者追求更多元、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商圈招引首店、创新场景等都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张磊介绍,为构建消费升级新格局,禹城出台《提振消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商品品质提升、服务消费提质、培育新型业态等五大行动,全年规划10大类160场活动,覆盖商贸、文旅、体育等六大领域,预计吸引超30万人次参与。数据显示,上半年禹城市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同比分别增长13.31%、10.93%、29.51%、15.98%。“我们将围绕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时段,聚焦新消费业态开展各项展销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张磊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庞占英 李梅
编辑|孙芷琪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