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辛寨镇:待利用厂房变身临时粮仓!

2025-10-13 20:17  

“轰隆隆——”10月13日,禹城市辛寨镇麦香园共享粮仓内,金黄的玉米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送入烘干设备,烘干后的玉米粒装车后,被运往不远处的辛寨镇创新创业园——那里,一处6500平方米的待利用厂房已清理就绪,工人们将刚刚抢烘出仓的玉米均匀平铺,借助通风干燥的环境进一步降低水分,全力抓好抢收抢烘。

连日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储工作带来不小挑战,辛寨镇粮食收储烘干点因收购量激增,陷入“抢烘易、中转难”的困境。“烘干塔每天能处理300吨粮食,可新烘干的玉米温度较高,还需要干燥通风的地方晾一下才能入库,‘中转慢’直接影响了收购节奏。”麦香园共享粮仓总经理邵燕坦言,自从收粮以来,由于卖粮的农户比较多,公司日均收购量较往年翻倍,7座固定粮仓很快“满仓”。不少农户家里储粮条件差,抢收完的玉米堆在院子里怕泡水、怕发霉,天天来公司问“啥时候能收粮食”,她心里比谁都急。

为破解粮食中转存储难题,辛寨镇快速响应,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工业园区等各方力量,全面摸排厂房、场地等可利用资源。经过多轮协调沟通与实地考察,最终在辛寨镇创新创业园,寻找到一处面积达6500多平方米的待利用厂房,该厂房层高足够、通风良好,且紧邻共享粮仓,运输便利,正是理想的临时储粮点。“厂房目前还没进设备,空着也是空着,能为秋粮收储出力,我们义不容辞!” 禹城市嘉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辛寨镇创新创业园)物业经理杨振鹏说。

说干就干!10月12日晚,镇政府协调园区物业连夜清扫厂房,组织工人划分中转存储区域;共享粮仓则调配货车、铲车,第二天一早就将首批烘干玉米转运至厂房。如今,清洁完的待利用厂房已正式投入使用,有效避免了粮食受潮变质。“有了这个临时储存仓,我们就能加大粮食收购量和存储量,更能加快抢烘进度了!”邵燕说。

眼下,辛寨镇秋粮收储按下“加速键”。辛寨镇党委委员李强介绍,为全力打好“三秋”生产攻坚战,全镇共储备了轮式收割机129台,协调履带式收割机20台,烘干台4台,日烘干处理能力达360吨。“我们还整合了机关大院、村级广场等各类晾晒场所94处,从收割、烘干到存储,全链条保障秋粮安全。”李强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李榕 通讯员|赵子轩 路洪玉  张永魁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

×